-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5、最后的常春藤叶 鲁教版必修3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内容;理解小说主题;
2.体会“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体味欧·亨利似的结尾的妙处;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世界大大短篇小说之王引出课文作者,从而导入课文。
二、介绍作者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三百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多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噱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因而深受读者的欢迎。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找出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内容。
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小说中琼珊和苏艾住在华盛顿广场西面,这儿住着许多像她们一样的穷艺术家。琼珊得了肺炎,她认为自己快死了,把生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屋外的风刮得那样厉害,但那片藤叶仍然长在高高的藤枝上。原来是执笔40年可仍未有杰作问世的老画家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对面墙上画下了那片永不凋落的藤叶。
作者满怀深情地赞美了穷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使文章中有一种浓得化不开、温馨又感伤的气氛。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的贝尔曼,他用那颗金子般的心灵点燃了琼珊生的欲望。文章感人至深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它将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心灵。
故事情节:
开端(第1至11节):年轻画家琼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四、研读讨论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明确:应该是小说的结局部分,因为这一部分写到苏艾的揭谜:老贝尔曼的死,换来了最后一片叶子这幅他追求终生的杰作,而正是这幅杰作唤醒了琼珊对生的渴望。
2.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明确:因为这片叶子给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明确: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叶子是希望的象征,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4.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品没有实写这一情节,使得小说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5.小说的结局有何特点?
明确: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读者眼看着情节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结局往往来了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既“欧·亨利式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式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
6.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
明确:贝尔曼先生。
7.这篇小说给你什么感觉(语言特色)?
明确:悲伤──“含泪的微笑”。
课文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将无奈写成乐趣,将低俗写成高雅,这样的正话反说,淡化了现实的残酷,突出了主观世界,突出了乐观精神,渲染了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
8.小结。
总之,这篇小说情节跌宕,构思精巧,结局出人意料。文章笔触细腻,极富感伤气氛,字里行间渗透、蕴含人文精神和情感美的因素,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的小说风格。
9.思考后讨论:如果你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你会如何对待生活?
(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
五、作业设计
1.再读课文,进行全面品味;
2.完成“学习活动”相关题目。
附:板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短篇小说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 module 6《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listening,spenking and writin教案10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3 three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period教案1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 6《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教案3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3 my first ride on a train 教案3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教案2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2《a job worth doing》reading & writing课件 外研版必修5.ppt
- 高中英语 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教案5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教案3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introduction,reading and voca教案6 外研版必修1.doc
- 高中英语 module3《my first ride on a train》listening,spenking and writin教案8 外研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