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ppt
汽车空调构造与维修 主编: 冀旺年 制作: 冀旺年 使学生了解制冷剂与冷冻润滑油在空调系统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R134a制冷剂的性质和与之匹配的冷冻润滑油,掌握冷冻润滑油的选用与注意事项,了解常见车型的制冷剂量与冷冻油。 在学完本章后应能:(1)了解制冷剂种类和在制冷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懂得正确选择与处理制冷剂; (3)懂得正确选择与处理冷冻油。 作业: 电 子 教 案 第 2 章 制冷剂与冷冻机油 第 3 讲 1、制冷剂 2、冷冻润滑油(冷冻机油) 3、常见车型的制冷剂量与冷冻油 教学重点: R12与R134a制冷剂特性;冷冻润滑油选用与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R12与R134a制冷剂的特性 第 2 章制冷剂与冷冻机油 2.1 制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汽车空调是由制冷剂循环流动来实现制冷的。液态制冷剂在空调蒸发器中吸收冷却对象的热量而汽化,使被冷却对象降温;然后汽态制冷剂又将热量在冷凝器中传递给周围介质而液化。如此不断循环,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是氨、氟里昂和烃类。 按照化学成分,制冷剂可分为五类: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氟里昂、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和共沸混合物制冷剂。 根据冷凝压力,制冷剂可分为三类:高温(低压)制冷剂、中温(中压)制冷剂和低温(高压)制冷剂。 目前,我国汽车空调中的制冷剂主要使用的是氟利昂类。常用的主要有R12和R134a两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不含氟利昂的环保节能型碳氢类制冷剂正在推广和应用之中。 R12的学名为:二氟二氯甲烷(CCL2F2),也可记为:CFC-12。 R12的主要特性有: 1)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蒸发温度为-29.8℃,凝固温度为-158℃。冷凝压力较低,一般为1~1.5Mpa。高温、低压下易液化,通常大气压下易蒸发,蒸发潜热大。 2)化学性能稳定,不易燃烧,不易爆炸。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毒性。但与明火接触,温度高于400℃时可产生对人体有剧烈作用的毒气——光气。中毒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故在修理、焊接空调制冷管路、热交换器、压缩机时应将R12排除干净后方可进行维修。 3)R12渗透能力强。它的泄露速度与压力的平方成正比,与分子量及粘度的平方根成反比。空调系统中的R12泄露时一般有润滑油随同漏出,而在泄露部位产生油渍。可据此判断泄露部位,也可以采用专用检漏设备来检测。 4)R12一般与水不相溶。空调制冷系统中若有水分存在,当温度低于0℃时,水会在膨胀阀处形成冰塞,堵塞膨胀阀,使制冷无法进行。水可以和R12产生化学反应,产生盐酸、氢氟酸,对系统有腐蚀作用。水与管路中的酸、氧反应,在压缩机的机件表面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铜,反过来使R12分解,降低制冷能力。同时,水还能使冷冻机油老化,降低润滑性能。因此,在加注制冷剂时必须对空调系统抽真空,将管路中的水分和空气全部排出。 5)R12对润滑油无亲合作用,可与任何冷冻机油任意比例混合。 6)R12制冷剂对密封件有特殊要求。它对天然橡胶和塑料有膨润作用,使之膨胀、变软、起泡而失去密封性能。故在制冷系统中采用耐腐蚀的丁晴橡胶和氯醇橡胶制作密封件。 7)R12对一般金属无腐蚀作用。但对镁及含镁量超过2%的铝镁合金有腐蚀作用。 8)R12有良好的电绝缘作用,它对制冷系统电器绕组的绝缘性能无影响。 9)R12中含有氯,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2.1],被作为第一批禁用物质。我国要在2006年全面禁止使用。 2.1.1 R12制冷剂的特性 R134a的学名为四氟乙烷(CF2FCF3),又称为HFC-134a。故现在一般都用R134a来取代R12作为空调制冷剂。 R134a具有无毒、无味、不燃烧、与空气混合不爆炸等优点。 1.R134a的热物理性能与R12相近,见表2-1所列。 2.R134a制冷剂的传热性优于R12。当冷凝温度为40℃~60℃、质量流量为45 kg/s ~200kg/s时,R134a蒸发和冷凝传热系数比R12系统要高出25%以上。因此,在换热器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传热温差,降低传热损失;当制冷量或放热时间相等时,可减少换热器表面积。 3.R134a与矿物油几乎完全不相溶,不能使用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