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青年文多元文化发展田野调查.docVIP

土族青年文多元文化发展田野调查.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族青年多元文化发展的田野调查 —以青海省为例 摘要:本研究针对土族青年的多元文化发展采用纵横两种视角,即对土族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土族与汉族学生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土族青年文化变迁的途径和对主流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探索民族高等教育中文化适应力培养的文化根基和底色,为建构民族高等教育中的文化和谐和多元文化教育,并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广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民族国家的稳定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土族青年 多元文化 发展 调查 一、土族历史与文化发展概要 (一)土族历史简述 土族世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麓及黄河、湟水、大通河和洮河流域。土族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青海省,是青海省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青海省共有土族204413人,占全省人口3.63% 。[1]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上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和乐都县,其余散居于全省。甘肃省也是土族的聚集地之一。土族在青海、甘肃之外的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和散居,共有23298人,约占土族总人口的9.7%。土族的分布特点属于“大杂居、小聚集”的居住格局。 关于土族的祖源问题,由于本民族没有文字记载,汉、藏文字记载又不全面,而本民族传说在土族的几个地区义相互歧异,所以至今尚无大家一致承认的定论。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吐谷浑后裔说;2.阴山白鞑靼说;3.同仁土族来源。此外,也有人认为土族源于突厥沙陀。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否认土族形成前后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成分, 这反映了河湟地区各民族友好相处的历史和土族是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单一的民族[2]。土族早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后来转到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 (二)土族文化特点概要 在土族语的归属和特点上众多学者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土族语中保留着13世纪和14世纪蒙古语的诸多特点,同时,土族语中又存在突厥语底层问题” 。[3]。之后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土族语时一直沿用“蒙古尔语”直到上世纪50年代。在以后的研究中更加明确了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古语支。土族语内部根据地域等各种因素,又分为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土族虽然有本民族的语言,但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作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土族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日常节日习俗及生活有游牧民族遗留的特点,民族语言、服饰等特色保留比较完整,有较浓厚的民族认同意识,自我与他者的区分也相对明显,族际交往与通婚以汉族、蒙古族、藏族为主,也有与回族的通婚,族际关系较融洽、稳定。土族几乎是全民信教的一个民族。土族文化由多种文化成分杂汇聚、杂糅、交融而成,呈现出多元文化特色,表现在宗教信仰上,除信仰藏传佛教外,还信仰道教财神、萨满教、山神、灶爷、土地等。土族社会多种信仰并存,相互融合、渗透,适应了土族群众不同层次心理需求,因此每一种信仰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所以,土族文化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之处在于:同化型较突出,存在边缘型,并且呈现由单文化认同转向双文化认同趋势。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土族紧紧地维系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了既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特征,又体现民族特点和区域优势的别具一格的文化体系。 二、研究背景 土族文化在与汉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其经济和教育水平不断发展和提升,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为了与主流社会成员取得和谐一致,土族个体在文化适应中的自我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并逐渐重视保留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当代土族的文化适应逐渐由被动性转向主观能动性,主动承受各种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少数民族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具有重要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在文化激烈变迁的社会中少数民族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同时也关系到地区和国家的稳定,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本研究针对土族青年的多元文化发展采用纵横两种视角,即对土族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土族与汉族学生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深入分析土族青年文化变迁的途径和对主流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探索民族高等教育中文化适应力培养的文化根基和底色,为建构民族高等教育中的文化和谐和多元文化教育,并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广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民族国家的稳定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采取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量的研究方法是运用教学工具,收集、处理研究资料的方法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