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少年爱因斯坦》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少年爱因斯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2、领会人物肖像描写方法之———“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的作用。
3、学习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爱思考的优秀品质。
4、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其他事迹。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了解他勤学好问勤于思考的优秀学习品质。
1“略读”指导
“略读”是指大致的读。略读的目的在于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阅读时要快速捕捉信息,充分发挥人的直觉思维的作用,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读
⑴请同学给生字注音:
孤僻()腼腆()遏()止
涓涓()细流
⑵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少年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人讲一个即可,可按年龄段划分。
课文提供的材料有:
①三岁时,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②四五岁时,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③五岁时,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
④六岁时,要求拉小提琴;
⑤七岁时,还没有学会说话;
⑥十岁时,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
⑦十二岁时,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3.小组讨论交流。
(1)这些故事反映了少年爱因斯坦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了解:爱因斯坦小时候学习方面的最大特点是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这些优秀学习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2)从文中找出表现少年爱因斯坦优秀学习品质的文字,读一读,议一议。
4.请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不甚理解的问题。
启发:可从多角度思考并提出问题,如对句中词语的理解,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对写法方面的疑惑之处等等,均可提出疑问。
估计学生会遇到的问题:
(1)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例:“我的小宝贝,你听懂了吗?瞧你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像个大教授似的,你怎么不说话呀……”
参考: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文中形容很认真。
(2)理解句子的意思。
例:对音乐的早慧仅仅是这个孤僻孩子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加之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又是那样细心,致使家人觉得这个孩子有点毛病。
参考:句中的“有点毛病”并非真的生理疾病,而是指爱因斯坦对音乐的早慧,观察周围事物的细心非同龄人可比,这正反映了他从小就具有优秀的学习品质。
(3)文中多处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这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
①同桌合作,快速找出文中描写少年爱因斯坦的眼睛的文字。
②读读,议议,体会“画眼睛”在文中的作用。
③班级交流(结合“思考与练习三”)。
参考:“从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是光彩,又给人以希望: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
“他转动着一双大眼睛”,写出了小阿尔伯特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很善于思考。
“一双棕色的眼睛却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芒”,看着这双眼睛,可以判定,小阿尔伯特夫生睿智,是一个不寻常的少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画眼睛”对表现人物心灵,反映人物性格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迁移。
投影或印发讲义
内容:文学作品中“画眼睛”的成功体例。
例:一个晴朗的早晨,公路上车水马龙,有两辆自行车相撞了。两位主人同时摔倒,又同时爬了起来,用充满埋怨但又含着一丝谅解的目光望着对方。那目光一接触,又立即触电般地闪开,两位主人再次跨上车向着不同的方向骑去——既没有响雷般的令人厌恶的争吵,也没有亲切的令人欣慰的道歉。一切,就在那含蓄的目光的交流中悄悄结束了。
点评:这段文字着力描写了两位车主人骑车相撞时彼此相对而又迅速离开的目光。这目光是含蓄的,充满埋怨又含有一丝谅解,反映出车主人复杂的。动理活动。“一切就在那含蓄的目光的交流中悄悄结束了”,表明两位车主人都很宽容大度,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启发:“画眼睛”是肖像描写的重要方法之一,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同学们在阅读时要多加体会,并在自己习作时恰当运用。
(三)课堂小结
清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要点概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 2 -
用心 爱心 专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骆驼赋》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出师表》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出师表》教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诗经》二首 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出师表》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爱莲说》教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爱莲说》导学案1(无答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短文两篇》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少年爱因斯坦》同步练习 沪教版五四制.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托起草原》学案(无答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托起草原》教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致大海》课件 长春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托起草原》教学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托起草原》练习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给女儿的信》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我们的风景》教案 鄂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致女儿的信》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最近下载
- 大型会议会务工作流程清单(培训讲学版).docx VIP
- 零碳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方案.docx
- DB35∕T 836-2015 学生服装标准规范.docx VIP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完整版) .pptx VIP
- 明配管支吊架的计算表.xls VIP
- 活动一《塑料制品大点兵》课件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社区教育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5).设备与物料流管理.docx VIP
- MSS SP-25中文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5年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