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丁达尔实验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丁达尔实验器.doc

小发明 新丁达尔实验器 玉林市一中 0611班 周丽明 满美 梁桂森 指导老师 牟崇甡 李家棣 封清池 一、发现问题: 高中化学第三册〔实验2—1〕胶体的 制取及〔实验2—2〕丁达尔现象,具体操作: 用50ml烧杯制取20mlFe(OH)3胶体溶液, 在另一个50ml烧杯中倒入20mlCuSO4溶液, 然后将两烧杯置于黑暗处。(如图1) 问题: 由于教室內不够暗,所以 图1 用手电小孔照射现象不明显。 按开关 2、从市场商店购回的丁达尔 实验器,如图2。具体操作:把 制好的Fe(OH)3胶体溶液注入 实验器配备的透明的塑料管中, 在另一个塑料管中注入CuSO4溶 液,把两个塑料管放进实验器中, 盖好后盖,按下开关,观察现象。 问题:操作复杂,不便观察。 且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 二、提出设想 图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找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设计一个新的丁达尔实验器。 三、基本思路: 1、用两支20×100mm试管代替教科书中的烧杯或上述的丁达尔实验器中的塑料管。 2、用塑料板制作一个将电池盒和暗室融为一体的塑料盒。 四、具体制作: 1、取2块110×90mm的塑料板,在其中一块塑料板左下部离下边缘30mm处开一个椭圆形41mm×22mm观察孔,取2块110×30mm的塑料板,在其中一块塑料板的一端连续钻两个直径略大于20mm的圆孔。取2块90×30mm的塑料板。取1块80×20mm塑料板,并在中线离端点40mm处钻一个约1mm的透光孔。(见下面图3、4、5、6)。 图3 图4 图5 图6 用胶水把上述4块宽为30mm的塑料板粘在上述无孔塑料板相应长度的边缘上,见图7、8. 图7 图8 3、再用1块80×20mm的塑料板隔为两部分,有试管插孔部分为暗室,并在插孔下面安装一个轻触开关,另一部分装2节7号电池,在透光孔处安装一个聚光灯泡,最后盖上1块有观察孔的塑料板,然后喷漆(见下图9、10、11、12),即制成一个新的丁达尔实验器。 图9 图10 图11 图12 轻压 五、操作 用20×100mm的试管, 制取10mlFe(OH)3胶体溶液, 在另一支20×150mm的试 管制取10ml CuSO4溶液, 直接把两支试管插入新丁达 尔实验器的两个插孔內, 轻压试管,即看到Fu(OH)3 胶体溶液中有很明显的通路, 而CuSO4溶液中没有通路, 现象很明显,见右图13。拿 开试管,灯泡自动熄灭。 六、优点: 图13 仪器轻巧玲珑,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易于观察,现象明显。 七、进一步的改进 此作品在2007年11月参加玉林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好评,专家提议,若能在教室最后排的同学又能看得很清楚则更佳,所以我们对作品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1)第一次制出的新丁达尔实验器(第一代)的电池盒的盖板用木螺丝钉固定,拆装不方便,现改为活动盖板。 (2)为了方便观察,观察窗加大,由原来的41mm×22mm改为47mm×30mm,试管由20×100mm 改为25×150mm。 (3)把原来的白色光源改为红色光源。 八、再改进后制出的新丁达尔实验器(第二代)的实验效果 我们拿最后制得的新丁达尔实验器(第二代)作演示实验时,结果全班同学,即使是在教室最后排的同学都能看得很清楚。下图从左到右为市售的丁达尔实验器、新丁达尔实验器(第一代)、新丁达尔实验器(第二代)的对比情况。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