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docVIP

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2006年11月01日   来源: 福建东南新闻网 【字体:大 中 小】   今后15年,是福建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南,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纲要》。   一、科技发展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针,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我省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初步具备了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科技创新支持和服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科技进步与创新水平稳步提高。据科技部监测数据,2003年,我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居全国第10位,2001~2004年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均居全国第9位;“十五”期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量34832件,专利授权量22090件;2005年我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全国第11位和第8位。全社会推动科技进步的格局进一步形成,2004年,全省有53个市(县、区)通过科技进步考核,25个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加强。2004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7.53万人,比上年增长5.3%。   全省共有9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51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遴选了新材料与器件、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福建省病毒性疾病新药研发平台建设等10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整合了科技资源,促进了学科交叉和人才聚集,培养了领军人物与科研骨干,提升了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迅速。高新技术产品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2004年,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99.1亿元,比增32.2%,占工业总产值的24.6%;实现利税214.58亿元,比增32.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量78.40亿美元,占外贸出口的比重26.7%。至2005年底,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811家。   高新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重要成果。纳米技术及其应用、光电子信息功能材料、膜技术和精细化工材料等方面的研发,高速路由器、通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隐患扫描系统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取得进展。网络交换机、网络终端机、高清晰度平板显示等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火炬计划。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的应用研发以及电子政务技术开发、集成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为“数字福建”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制造业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开发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   部分学科和产业技术拥有优势。在化学、海洋、生物、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科学等学科,形成了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的优势学科群,海洋和水产科技研究力量居全国前列。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农业和医药等产业,形成了产业技术特色。在这些领域拥有15位两院院士和一批高层次领军人物。在纳米技术、有机光电子复合材料、高效光催化、生物技术育种、抗肿瘤活性物质、艾滋病病毒以及化学发光理论与应用研究等多个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我省在超级稻、转基因水稻育种、甘蔗和黄红麻引、育种研究,海水养殖育苗与增养殖技术等方面居国内领先;胰岛细胞移植技术为亚洲首创,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技术研究居全国领先水平,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治疗研究获全   军医疗成果一等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戊肝IgM抗体诊断试剂、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毒诊断试剂、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及其口服液“瑞帕明”;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2005年,农业植物新品种已授权17件,居全国第12位。超级稻优航1号在尤溪示范头季平均亩产928.30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最高纪录为543公斤;晚熟龙眼新品种立冬本在闽东大规模种植;通过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示范,提高了芦柑、乌龙茶、蘑菇等特色产品的质量;大黄鱼、对虾和鳗鲡等病害检测及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依托林业科技攻关项目,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星火技术产业带、星火技术密集区,启动实施“一县一业”科技富民工程,建立了漳州(福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各类农业成果核心熟化示范区306个,部级和省级科技示范场49个,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为全省120家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技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