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辅修专业有用吗,辅修专业,华师大辅修专业管理网,大学辅修专业有用吗,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区别,辅修专业学位,辅修专业证书有用吗,辅修专业?b40??书,中南大学辅修专业

中医学 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中医学专业具有五十年的办学历史,教学实力雄厚。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2年被评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高等学校“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批准为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门省级精品课程;4个,个硕士点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基地博士学位建设单位授权学科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辅修 学期 理 论 实验 见习 自主 学习 1 中医基础理论 4.5 81 63   18 1 2 生理学 4.0 72 56   16 2 3 中医诊断学 5.0 90 57 6 27 2 4 病理学 4.0 72 56   16 3 5 中药学 4.5 81 45 9 27 3 6 中医各家学说 2.0 36 24   12 3 7 方剂学 4.5 81 57 6 18 4 8 中医经典选读 8.0 144 72   72 5、6 9 中医内科学 6.0 108 81   27 5 10 中医外科学 3.0 54 42   12 6 11 中医妇科学 2.5 45 36   9 7 12 中医儿科学 2.0 36 27   9 7 合计   50.0 900 616 21 263   2、实习与考核 实习时间 实习内容 学分 总学时 实习学期 4周 中医综合实习 4 72 第八学期 考核 中医临床技能考核 三、跨学科专业辅修方案 1、理论课程设置及进程安排 序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分配 辅修 学期 理 论 实验 见习 自主 学习 1 中医基础理论 4.5 81 63   18 1 2 正常人体解剖学 5.0 90 45 27 18 1 3 中医诊断学 5.5 99 60 12 27 2 4 生理学 4.0 72 56   16 2 5 病理学 4.0 72 56   16 3 6 中药学 5.0 90 45 18 27 3 7 方剂学 4.5 81 57 6 18 4 8 药理学 3.5 63 49   14 5 9 诊断学基础 4.5 81 63   18 5 10 中医内科学 6.0 108 81   27 5 11 内科学 6.0 108 81   27 5 12 针灸学 4.5 81 63   18 6 13 中医外科学 3.0 54 42   12 6 14 中医妇科学 2.5 45 36   9 7 15 中医儿科学 2.0 36 27   9 7 合计   64.5 1161 824 63 274   2、实习与考核 实习时间 实习内容 学分 总学时 实习学期 40周 参照中医学专业实习大纲,采用阶段实习和临床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40 720 第八、九、十学期 考核 中医临床技能考核 四、学位授予 本辅修专业实行学分制,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课程,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相近专业必须修满54学分(理论50学分、实习4学分),跨学科专业必须修满104.5学分(理论64.5学分,实习40学分),方可授予安徽中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