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副 词 一、程度副词表示性状和行为的程度。作状语。 1、表示程度最高。 老臣息舒祺,最少,不肖。(战) 初极狭,才通人。(桃花) 谋夫孔多,是不用集。(诗) 向河立待良久。(史)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积贮)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 自殷以来,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史) 水至清则无鱼。(东方朔,答客难)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 程度副词 2、表示程度比原来加深。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战) 诛罚良善,日以益甚。(史) 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史) 吴王恐,为谋滋甚。(史) 3、“稍、少、略”等,表示程度轻微。 药稍溶,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字) 太后之色少解。(战)。 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 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与动作行为有关事物的范围大小,数量多少。作状语。 1、表示总括。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 尽其书,则不如无书。(孟) 男女衣蓍,悉如外人。(桃花)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 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俱告以事,欲呼张良与去。(史) 政治末毕通也。(积贮)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 范围副词 2、表示限定的范围。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 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史) 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史) 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赤壁)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直好世俗之乐耳。(孟) 范围副词 3、表示共同进行某一行为。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史)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 藏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庄) 注意:“相”有时还表示“递相”之义,如: 往往而死者相籍也。(捕蛇) 亡国破家相随属。(史) 三、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作状语。 1、表示在过去发生。 既克,公问其故。(左)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 时间副词 2、表示现在或正在发生。 丞相曾夏月至石头看庚公,庚公正料事。(世说)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战) 会天大雨,道不通。(史)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战) 时间副词 3、表示将要发生。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左)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 时间副词 4、表示最后发生。 虎虽猛,疑畏卒不敢食。(黔) 终死于秦,不能自脱。(史) 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史) 其他时间副词 1、表示急促的“暴、疾”等: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 其他时间副词 2、表示短促的“姑、旋、俄、寻”等: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 卓既杀琼、必,旋亦悔之。(后汉书) 俄见小虫跃起。(促织) 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 其他时间副词 3、表示缓缓的“徐、渐”等: 以钱复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卖油翁) 此虽小失,而渐坏旧章。(后汉书) 其他时间副词 4、表示长久的“长、久”: 长伺足下。(战)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其他时间副词 5、表示承接和连续的“遂、即、乃、立”等: 蔡溃,遂伐楚。(左) 项伯即入见沛公。(史)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史) 沛公军至,立诛杀曹无伤。(史) 四、否定副词 1、“不”与”弗” 相同点:表示一般性否定。 相异点:“不+(及物、不及物)动词+(宾语)” “弗+及物动词” 老妇不闻也,(战)——及动 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左)——及动宾 岂不遽止。(左)——不及动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及动 否定副词 2、“毋”与”勿” 相同点:表示禁止性否定。 相异点:毋=不;勿=弗 毋妄言,族矣。(史)——及动 距关,毋内诸侯。(史)——及动宾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崔瑗,座右铭)——及动 否定副词 3、“未” 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 有时也表示一般性否定。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矣。(战) 否定副词 4、“非”主要用于判断句中,否定谓语与主语的关系。 此非吾君也。(孟)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有时也表示对行为或性质的否定。 非不说子之道也,力不足也。(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 否定副词 5、“无” =勿。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 苟富贵,无相忘。(史) 6、“莫” =不 富贵莫相忘也。(吴越春秋) 五、情态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情况和发展变化的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