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安平公路.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康安平公路,安平高速公路隔离栅,安平公路护栏网,安康公路局,安平高速公路,安康公路局网站,安康至平利高速公路,安康至岚皋高速公路,安康市公路局,十堰到安康高速公路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与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安(康)平(利)二级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二合同段(K48+500~K66+000)设计图纸第一册~第四册及《一阶段施工图补充设计》。 2.安康市安平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招标文件第一、第二卷即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 3.安康至平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标前会议纪要》及补遗书等。 4.国家、交通部颁发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现场考查活动所了解的现场施工环境、条件等。 6.我单位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现有施工设备、管理水平等。 二、编制范围 安(康)平(利)二级公路改建工程N2标段(K48+500~K66+000)长17.510km路段的路基、桥涵、隧道、防护排水及其它工程。 第二节 工程概况 1.安康至平利公路,原是316国道中的一段,现为一条重要的省际干线,编号S208。线路起于平利县缫丝厂(K22+760),止于安康市酒厂门口(K90+000),全长60.268km。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40 km/h,整体式路基宽度8.5m/12m,路面宽7.0m,平曲线一般半径100m,极限半径50m。 2.N2标段起点位于大贵镇石家湾村,桩号为K48+500;终点位于老县镇凤山铺村附近,桩号为K66+000,路线长17.510km。 3.本标段线路基本沿旧路修建,依山傍河。新修隧道2座227m,大桥1座205m,中桥4座214.68m,小桥2座47.36m,涵洞60道819.26横延米;新修路基6.31km;改建小桥3座,涵洞8道;利用中桥1座,小桥5座。 4.线路自标段起点至K51+455沿黄洋河右岸绕行,至K51+505处设大麻柳树隧道(152m),出隧后设黄洋河大桥二次跨过在黄洋河;线路前行至K52+400处进入七里沟,两侧山高路窄,直至K58+000两侧山势稍缓。线路穿过老县镇和锦屏镇,沿县河左侧前行,在马鞍铺附近设3*16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板梁桥跨过县河,成新修道路。在K63+615处设何家沟口隧道(75m),出隧后设2*20m后张法预应力砼板梁桥,在K65+484处设3*16m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板梁桥,又在K65+611.75处设2*20m后张法预应力砼板梁桥,线路止于K66+000。 5.本标段主要工程量为: 路基开挖土方: 63408m3 路基开挖石方: 366363m3 路基填筑土石: 161955m3(包括填前压实) 钻孔桩: 490 m/36根 桥梁基础砼: 1748 m3(包括片石砼、钢筋砼) 桥梁下部圬工: 1319 m3 (包括片石砼、钢筋砼) 桥梁上部砼浇注: 966m3 预制预应力砼梁板:975.2m3/56片(包括箱梁、空心板) 砼桥面铺装: 271.4m2 桥梁钢筋制安: 606.3t 预应力钢绞线: 37.5t 钢筋砼盖板涵: 625.84横延米/52座 石拱涵: 219.77横延米/16座 隧道明挖土石方: 4560 m3 隧道洞挖土石方: 19300 m3 喷20号砼支护: 1100 m3 型钢钢架支护: 164.53t 小导管及锚杆: 60.126t 洞身砼衬砌: 5469.2 m3(含边沟、电缆槽、洞门) 洞内砼路面: 653 m3(含基层) 洞内钢筋制安: 19.7 t(含钢筋网) 6.招标要求工期为14个月。 第三节 施工条件 一、地形、地貌 线路位于大巴山脉北坡,为低山区地貌。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势,由北向南山势逐渐增高,沟谷逐渐加深。河流、山脊走向均为南北向,沿线地表起伏大,沟谷呈鸡爪状分布较多。 本区山高坡陡,岩石风化破碎强烈,易形成崩塌、滑坡。地貌可细分为:丘陵山地、河流阶地、河漫滩等微地貌单元。 二、地质、地震 本合同段路线位于昆仑~秦岭褶皱系南秦岭下古生代褶皱带的东南部,属地槽体系。区内构造形迹主要以褶皱、断裂隆起及断陷盆地为主,位于老县~竹溪复式向斜褶皱区,最南端跨入平利隆起区。 桥梁场地上部土层为砂、砾、卵石,下部以千枚岩及千枚状泥质板岩为主,工程条件好。涵洞场地位于坡洪积碎石土及混碎石亚粘土为主。填方路基多位于冲沟、稻田、池塘等低路段,地表有一层灰、灰黑色的低液限粘土或人工填土;挖方路基以泥质板岩、碳质板岩、千枚岩为主。隧道场地的岩性以千枚岩及千枚状泥质板岩为主,围岩类别低,具千枚状构造,片理发育。 区域内地震烈度划为Ⅶ度,可能在软弱结构与坡面倾角小于坡角段发生滑坡。 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崩塌与坍塌 三、气候、水文 线路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一月最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