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的生存现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的生存现状,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原理,广西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原理,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厂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行业的生存现状 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自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已由早期的沸石、磺化煤发展到凝胶聚苯乙烯、聚丙烯酸(包括α-甲基丙烯酸),直到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问世,在国内水处理及萃取、催化、提纯等应用领域起了重大作用。其应用范围很广,遍布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前,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沪、山东、陕西、河北及辽宁地区,1985年至1998年这一时期,应该算是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从产品品种、产能及应用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原本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它应在国民经济结构大调整中发挥重大的关键作用,然而,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自1998年以来,行业发展甚至可以形容为极其混乱,乃至尸横遍野。 ????? 眼下,行业发展背景正处于极其尴尬而微妙的阶段,其主要背景为: 1)持续多年的恶性低价竞争 ???????国内市场自1998年执行招投标法以来,绝大多数的用户采用了单一的最低价中标法,从而导致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之间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恶性低价竞争。而与此相呼应的是化工原料成本的持续上涨(1998年原油价格为14美元/桶,2007年最高价达到147美元/桶),环保费用支出的不断增加(以前普遍采用简单废水处理装置乃至直接排放,到各省强制化工生产企业通过三废治理验收)及劳动成本的递增,众多因素的叠加,致使这个产业链的发展几近崩溃边缘,期间众多老牌生产企业相继倒闭。 2)欧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化工污染源 ?????? ?西方国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征收很高的环保治理税,并禁批高能耗重污染的相关行业的新建项目。而国内地方政府早年的盲目崇拜GDP的递增速度,也没有对化工危险品的市场流通进行严加管束,导致国内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众多中小型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其实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所有原料,在国内可以随便购买,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可能得从好几个国家进口才能购买齐所有的化工原料。而这恰恰满足了西方发达国家既能购买质优价廉的化工产品,又无须承担巨大的环保治理费用的需求。 3)国际知名品牌以合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并最终达到建厂? ?????? ?从1995年8月份英国漂莱特公司与杭州争光化工集团位于浙江湖州德清的三分厂合资,到1998年初美国罗门哈斯与上海树脂厂合资,事后总结发现其过程和结果都有极高的相似之处,比如合资工厂肯定由外资企业控股(比例达到60%),比如合资最终都以双方价值取向相反而草草收场,且以外资方收购合资工厂为最终结果。从而导致国内最早的这些老牌生产企业要么元气大伤要么彻底倒闭。外资企业进驻国内市场并通过合资模式最终收购合资工厂的手段背后还有一种现象就是,一旦成功收购,外资企业就会降低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产能,甚至直接选择停产,比如漂莱特在成功收购与争光合资工厂后,就相继关停了罗马尼亚和美国费城的两个生产基地。更该引起重视的是,外资企业在合资起初阶段,也像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一样,参与国内常规水处理市场的竞标(比如锅炉软化、火电厂的锅炉补给水系统等),而成功收购后,其身影却逐渐在此类基础市场中消失了。 4)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领域发生巨大变化 ? ???????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全球经济体接轨的深入,以及全球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离子交换树脂已不再是磺化煤应用于软化水质的年代了,其除了在水工业市场应用外,还被广泛的应用于航天军工、湿法冶金、食品饮料、生物化工、电子医药、催化提纯,尤其是色谱柱中的使用更使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剂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而新兴市场的应用不是简单的产品套用,而是更多更细的应用研发工作。而研发的投入和风险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大量的人力、财力恰恰是目前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望尘莫及的。因持续多年的恶性低价竞争已经彻底破坏了国内市场的健康价格体系,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知名品牌在完成收购合资工厂后在水工业市场中逐渐退出的根本原因。他们通过国外市场几十年的数据积累正疯狂的瓜分着国内新兴市场所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暴利蛋糕。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却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5)国际市场资源整合后的产业垄断链已经形成 ?????? 国外知名品牌成功进入国内市场并顺利建厂后,国际市场又出现了行业内两大全球知名品牌的资源整合。2008年7月10日,陶氏化学公司宣布,将以每股78美元的现金收购罗门哈斯公司,同时陶氏化学还将承担罗门哈斯35亿美元的债务。这笔总金额达188亿美元并购罗门哈斯的买卖,陶氏要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公司也一度出现了财务危机,期间收购谈判甚至已成为谈判以何种赔偿方式结束收购行为。陶氏为何最终非要顶着压力收购罗门哈斯?陶氏财报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曾经引以为傲的基础化学品业务板块的息税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