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例微信传谣案结案:道歉并赔偿万元.doc

国内首例微信传谣案结案:道歉并赔偿万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内首例微信传谣案结案:道歉并赔偿万元

国内首例微信传谣案结案:道歉并赔偿1万元   记者昨日获悉,中国首例微信传谣诉讼案日前尘埃落定:一微信公众账号,因刊登两篇谣言文章,其账号运营者被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目前谣言文章已删除,账号运营者在其微信公众账号发布道歉信,并向安利公司支付1元人民币的赔偿金。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晓风   安利为辟谣专门改了包装标识   据悉,此次诉讼中涉及的两条谣言,其一称“安利纽崔莱蛋白粉使用转基因大豆”,但实际上安利纽崔莱蛋白质粉原材料为非转基因大豆,并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SGS的认证。为了回击网络谣言,从2014年9月,安利公司在纽崔莱所有含大豆分离蛋白的产品外包装上增加“非转基因大豆分离蛋白”的标识。而另一条谣言则声称“安利老板死了,才56岁,吃了一辈子纽崔莱”。这更是子虚乌有,安利公司的创办人理查·狄维士,现年87岁,最近还出了新书。   谈到此次诉讼,安利相关人士表示,“在微信上,有关安利的谣言有数千条,我们进行了投诉和举报,现在已经删了4000多条了,但面对每天很多新增的谣言,我们迫不得已采取法律的手段维护企业声誉。追讨1元的赔偿金,意义不在于钱,是希望更多的企业、公民能够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抵制谣言,净化网络环境。”   网友传招简单分辨网上谣言   被网络谣言恶意中伤的绝不是个例。据调查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腾讯安全中心就收到举报约6000万条。经审核,数百万个恶意账号被冻结。记者昨天在微信上搜索发现,腾讯方面还专门推了一个叫“谣言过滤器”的公众号,记者关注后发现,这上面的谣言真是五花八门,有不少还是流传颇广让很多人信以为真的,比如“加湿器用自来水会引发哮喘?不靠谱。”“月薪八千招聘和尚?施主不能信啊!”“含乳饮料风干后能做避孕套?”这些谣言让人哭笑不得。   那么怎么分辨微信上流传的谣言呢?一个个自己去做实验或者求证显然不可能。那么业内人士也传授了几招简易分辨法,比如首先看下发布者的名称,如果一个“XX地产”的公众号去发布关于XX孩子食品有毒的文章,90%可能是谣言;“你凭什么相信一个刷小广告的人给你的营养建议呢?”   还有就是可以看看文章的语气和排版,一篇花里胡哨充满动画字的文章,发布者的专业性就值得存疑,因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一般不会把自己的论文整得五颜六色的。   网上传谣可能被追究刑责   有关法律专家昨天也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去年9月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打击网络谣言犯罪提供了量刑标准。根据司法解释,侵权人可以被法院判令承担50万元以下的赔偿;同时,《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明确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今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网友俗称“微信十条”)并施行,对于服务提供者的从业资质、审核机制、权限设置和违规处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而法学专家提醒说:“有些人出于开玩笑的心态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觉得微信的受众只限于朋友圈,没有外人,不是对外传播。但网络的开放性对一些反常信息传播特别迅猛,一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事态形成,即使捏造者、传播者都不是故意的,也可能会被追究刑责。” 文章来源于:/article-14453-1.html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