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元末明初浙东文人群研究,元末明初,元末明初地图,元末明初军阀势力图,元末明初吴中四杰,元末明初历史,元末明初红釉印龙纹碗,元末明初形势图,元末明初电视剧,元末明初小说
论文指导小组成员
黄仁生教授
陈广宏教授
郑利华教授
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V
绪论…………………………….….….……………………….1
一、选题意义………………………………………………….i
二、研究现状………………………………………………….3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6
第一章浙东文人群综述….…………………………….…………...9
第一节浙东文人群之名及构成…………………………………….9
一、“浙东”及“浙东文人群”的界定………………………….…9
二、构成与分期…………………………………………….12
三、成员交往及联系纽带……………………………………..14
第二节浙东地理人文特征及元末明初时代背景………………………..18
一、浙东地理人文特征……………….………………………18
二、理学浸润及元明易代….….….…………………………..24
第二章浙东文人群的诗文主张……………………….….…………..29
第一节一脉相承的婺州文人与台州文人之诗文主张(上)……………….29
一、宋濂的诗歌史论、诗艺论、创作论………………….……….30
二、宋濂前后异致的文论…………………………….……….37
第二节一脉相承的婺州文人与台州文人之诗文主张(下)……………….46
一、方孝孺对宋濂诗论的继承与发展…….…。………….……….47
二、方孝孺三位一体的文论……….…………..………………5l
第三节处州文人刘基的诗文主张………………………………….58
一、前期诗论:注重美刺……………………………………..58
二、前期文论:文以明理与气昌辞达…………………………….59
三、后期主张:肯定宋代诗文及“气昌而国昌”……………………60
第三章婺州成员宋濂等的诗文创作…….….….………………………63
第一节宋濂的出处选择与外道内儒思想……………………………..63
一、出处观念及选择…….………………………….……….63
二、外道内儒思想.………….………….….……………….70
第二节宋濂前期诗文创作……………………………………….72
一、讽喻诗、抒怀诗、闺情诗、宫体诗………….……………….72
二、讽兴文、史传文、论说文及游记散文…….….……………….78
第三节宋濂后期诗文风貌……………………一………………..92
一、诗歌:颂圣与感伤.…..….…....…...….…………..…..92
二、散文:纪功耀德与阐教应酬…………………..…………...98
第四节王柿、胡翰、苏伯衡的诗文创作…………………………….104
一、王秫诗文创作………………………………….………104
二、苏伯衡诗文创作………………………………………..114
三、胡翰诗文创作………………………………………….119
第四章处州成员刘基的诗文创作…………………………………….123
第一节前期诗文创作………………………………………….125
一、古、近体诗歌………………………………………….125
二、寓言体散文、序记文及赋…………………………………144
第二节后期诗文风貌………………………………………….166
一、诗歌:“悲穷叹老,咨嗟幽忧”…………………………….166
二、散文:创作陷于低迷…………………………………….169
第三节‘写情集的两种婉丽风格………………………………..170
一、寄情于江山风月之深婉…………………………………..171
二、寓刚健于柔婉………………………………………….172
第五章台州成员方孝孺的诗文创作及后期其他主要成员……………………17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