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中型灌区供水末极渠系改造项目规划,大中型灌区,泾惠渠灌区,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人民胜利渠灌区,渠村灌区,长征渠灌区,灌区渠道安全标准化,伊犁河干渠灌区,灌区改造技术规范
大中型灌区供水末级渠系改造项目规划
(通许县)
0综合说明
通许县全境均属赵口灌区,灌区供水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区覆盖通许县全境。
1概况
1.1灌区基本情况
1.1.1自然条件
通许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豫东平原的西部,隶属开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15-34°34,东经114°15-114°38。境内地势平坦,地形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在1/5000左右,属涡河流域。
通许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交换比较明显,其特点是冬季干旱寒冷少雪,多偏北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多偏南风,春季时寒时暖多风沙,秋季凉爽多晴,全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高气温43.2℃,最低气温-15.4℃。光能资源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39.5小时,无霜期224天。年均降雨量682.4毫米,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降雨期多集中在7-9月份,平均占全年降雨量的58%,年平均蒸发量为1797.9毫米,为年平均降雨量的2.7倍,因此,常有旱涝灾害发生,往往是先旱后涝,旱涝交错。该地属黄河冲积平原,表层土壤以青沙两合土为主。我县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树种资源丰富,乔木类主要有泡桐、杨、榆、刺槐;经济林类有苹果、桃、柿、李、石榴、枣等;灌木主要有紫穗槐、白腊条等,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草类植物有一年逢、狗尾草、抓地秧、马食苋等,林木生长量3.56万m3,蓄积量为22.59万m3,森林覆盖率为8.6%。
1.1.2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状况
全县辖12个乡镇,304个行政村,总人口60.33万人,劳力35.16万人,土地总面积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281万亩,其中农地占总面积的70%,林地占总面积的9.95%,村庄占总面积的9.62%,其它占总面积的10.43%。我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夏粮作物以小麦为主,秋作物为玉米、大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另有西瓜、大蒜、蔬菜等。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50元,人均粮食产量434公斤,农民人均耕地1.45亩,农业总产值399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工业生产以纺织、化工、酿酒、电动车生产为龙头企业。我县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日(照)南(阳)、大(庆)广(州)两条国家级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郑(州)永(城)、开(封)周(口)两条省级公路在县城交汇,朝杞地方铁路东西贯穿,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
1.1.3灌区工程现状
我县属赵口正常灌区,设计灌溉面积78.281万亩,灌区建设除去东二干、竖岗分干、石岗分干为灌溉渠道外,其余沟渠均为灌排合一模式。一期工程始建于1989年,开挖疏通了东二干渠,石岗分干两条主要引黄渠道,建成了小城、塔湾两处水利枢纽及两条干渠的配套建筑物,为我县发展引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3-1996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了赵口引黄西灌区建设,使我县涡河以西15万亩灌区得到了系统的规划设计与配套治理。目前,我县现有干支渠(沟)55条,长度506.61km,完好长度261.2km,衬砌长度0.1km;斗农渠(沟)480条,现有长度715.51km,完好长度357.4km,干支渠(沟)建筑物实有993座,完好265座;斗、农渠(沟)建筑物实有2150座,完好780座,虽然我县灌区建设初具雏形,但缺少配套工程建设,拦蓄工程少,面上配套沟渠少,黄水输送范围小,沟(渠)节水改造滞后,引黄灌溉面积小,灌区处于低标准、粗放型阶段,水源分配很不均衡,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我县引黄事业的发展。
1.1.4工程特征及其它
通许县引黄沟(渠)主要采取灌排合一的模式,沟(渠)已建配套建筑物主要是引水闸、斗门等,节制和退水(闸、涵)及桥涵等建筑物。大部分沟(渠)未进行配套建设,量水设施缺少,沟(渠)没有衬砌和硬化。渠系水利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左右;水费征收,根据汴政〔1992〕8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政府决定从92年按每亩耕地3元征收,后逐年依次调整为7元。2001年税费改革以后,停止征收,引黄工作也随即停止。田间灌溉方式是提灌为主,亩次灌水定额为60 m3/亩;灌溉成本为46元/亩左右;在管理上,水利局设工程管理股,下辖竖岗分干李佐管理所、百邸沟管理所、涡河裴庄管理所,涡河故道塔湾枢纽管理所,惠贾渠厉庄闸管理所,东二干小城倒虹管理所等6个管理所。主要负责干渠(河)的管理,维护、引水调度等日常管理工作。支沟(渠)、斗农沟(渠)及配套建筑物由各乡(镇)水利站负责管理,在管理方式上,主要是水利站人员管理与村管、群管相结合。各乡镇成立了五护员管理队伍,负责面上沟(渠)及建筑物的管理工作。同时2003年6月,成立了通许县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引黄灌溉用水调度、水费征收和管理工作。因引水工作停顿,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