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运动,认识运动ppt,曲线运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把握规律ppt,天体运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认识运动习题,认识运动教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案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框题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英国的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英国哲学家比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变化。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 A.否认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都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D.都属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物质的运动 B.否认了物质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C.承认物质有静止的一面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 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4.惠施说:“日方中方晲,物方生方死”。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对这两种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惠施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②惠施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③僧肇的观点会导致相对主义 ④僧肇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5.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 、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 辩证法、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 唯 物 论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产生、发展、构成要素)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起源),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内容)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物质的概念 2.世界是物质的 复习 想一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怎样的? 1.运动的概念 ——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宏 观 物 体 原子、离子等 生命有机体 大 脑 生 产 方 式 1.运动的概念 ——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形而上学的“静止论”/“不变论” 唯心主义 上述观点犯了什么共同的错误? 唯心主义 1.运动的概念 ——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载体)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反对两种倾向: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 ②离开运动谈物质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仁者心动” “刻舟求剑” 3.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静止的 两种情形 ①根本性质-保持不变(某一阶段) ②空间位置-保持不变(相对某一参照系) (1)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刘德华还是刘德华,不是梁朝伟, 也不是周杰伦: 根本性质没有变 空间位置不变 3.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静止的 两种情形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①根本性质-保持不变(某一阶段) ②空间位置-保持不变(相对某一参照系) (1)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②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克拉底鲁 正确。看到运动的绝对性(辩证法) 克拉底鲁认为,“万物是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 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能作出判断,都无法说出它是什么。如果我们问他:“这是漓江吗?”他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