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涂层阻燃整理研究志向-曹国兰.doc

.尼龙-涂层阻燃整理研究志向-曹国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尼龙-涂层阻燃整理研究志向-曹国兰

尼龙-66涂层阻燃整理工艺研究 Study of Coating Flame-retardant Finishing Technology on Nylon-66 曹国兰 (苏州志向纺织科研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采用磷系阻燃剂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各因素对阻燃的影响,得出织物阻燃整理优化工艺阻燃剂,℃×2 min。 Abstract: Nylon-66 fabric is finished with 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 agent. The influences of coating process, flame retardant, baking conditions on the flame-retardan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s resulted i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as the P-N flame retardant A , the amount of flame retardant 25%, baking conditions 165 ℃× 2min. Formaldehyde content is 0.51mg/kg and after washing 20 times,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can achieve fire safety standards of American Airlines. 关键词:尼龙-66;涂层阻燃整理;阻燃性能 Key words: Nylon-66c; coating flame-retardant finishing;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阻燃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对阻燃产品的耐久性、环保性的要求也更高。尼龙-66被广泛用于交通、农业等产业用领域,因其阻燃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尚无成功的工业化产品,所以研究尼龙-66阻燃产品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本试验选择无卤素的磷系阻燃剂对尼龙-66进行涂层阻燃整理工艺的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填补无卤素尼龙-66耐久性阻燃方面的空白,减少由火灾的发生率,减小经济损失,保障人身安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试验仪器设备和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和设备 试验材料:P-N阻燃剂A、磷酸酯类阻燃剂B和C、尼龙-66织物(经×纬密:75×160根/10cm,平方米克重:0.318kg/m2) )24小时以确保PU胶完全固化,最后取出以备之后的性能测试[1]。 1.3 测试 1.3.1 阻燃性能测试 采用垂直法,引用标准GB/T 8745 纺织品 燃烧性能 织物表面燃烧时间的测定(ISO 10047-1993,IDT)。 1.3.2 耐洗性能测试 引用GB/T8629-2001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ISO 6330:2000)[2]。 2结果与分析 2.1涂层方式与阻燃性能 选择无卤素阻燃整理剂A30%用量添加到PU胶中,分别采用喷淋和涂刮的涂层方式进行阻燃整理,最后测试比较水洗20次后两者阻燃性能。 表 2-1涂层方式与阻燃性能 阻燃指标 涂层方式 平均余焰时间 (s) 平均滴焰时间 (s) 平均燃烧长度 (cm) 喷 淋 燃尽 燃尽 燃尽 涂 刮 2.0 0.7 3.0 从表2-1可以看出,涂刮比喷淋方式的阻燃效果好。这是由于采用喷胶方式对织物的压力很小会造成胶难以渗入织物内部,而涂刮方式改善前者造成表面涂层的缺陷,提高胶的渗透性,从而提高阻燃效果。 2.2 阻燃剂种类与阻燃性能 选取无卤素无重金属阻燃剂A、B、C20%分别添加在PU胶中,测试比较它们水洗20次后的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见表2-2: 表2-2 阻燃剂种类与阻燃性能 阻燃指标 阻燃剂种类 平均余焰时间 (s) 平均滴焰时间 (s) 平均燃烧长度 (cm) A 7.6 1.2 5.1 B 燃尽 燃尽 燃尽 C 燃尽 燃尽 燃尽 根据表2-2可知采用阻燃剂A进行上胶阻燃整理时,其水洗20 次后的阻燃效果能最优,其它阻燃剂则达不到阻燃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磷酸酯类阻燃剂B、C为液体,耐热性差,挥发性大,相容性不理想,在燃烧时有滴落物产生,而P-N类阻燃剂A是粉体,耐热性较好,不存在挥发问题,燃烧时滴落物较少[3]。且由于P-N类阻燃剂A同时含有氮和磷两种元素,阻燃效果比只含磷的磷酸酯类阻燃剂B、C要好。综上所述,整理工艺应选择P-N类阻燃剂A。 2.3阻燃剂A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 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讨论阻燃剂A用量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用量。测试水洗20次后的阻燃性能如表2-3所示:

文档评论(0)

zhaoj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