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记忆
记忆 第四章 记忆与汉语学习 突触 支持记忆的神经活动神经细胞: 人脑有100亿到140亿个神经细胞。 初生时还没发育,各自孤立 随着婴儿成长为幼儿,神经细胞也在成 长。 突触:传递信息 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模式 记忆就是获得、保持和提取的过程 。 (一)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景象 逻辑记忆——语法规则、定义 情绪记忆——悲伤、高兴 运动记忆——学习太极拳 (二)按记忆活动的特点分类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并已被承认的操作假说,它除了把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外,还有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映像记忆或瞬时记忆 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G.斯珀林1960年首先提供了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 特点是:①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②作用时间短。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 ③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有时更多些。 ④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受到特别注意的材料,才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包括: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视而不见 把话当耳旁风 ) 短时记忆——工作记忆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留的时间比在感觉记忆中长,但比在长时记忆中短,约1分钟以内(为17秒\5--20秒或1分钟左右)。 短时记忆:米勒《神奇的数字7+-2:信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不超过7(+-)2个音节。汉语大概5-9个单位。 一边接受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一边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长时记忆 以语义编码为主,还有表象编码(情境)。 分类:语义记忆与情境记忆 语义编码:是将短时记忆中以声音与视觉形式贮存的信息转化成概念的或有意义的形式。 语义记忆的结构有: 层级网络模式、激活扩散模式、特征比较模式 层级(语义)网络模式 层级(语义)网络模型是一个语义记忆储存的网络模型。科林斯和奎利恩(Collins and Quillian,1969)提出此模型。 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他们把上下级及同级水平的概念按层次组织成一个网络,网络中有节点、线段及连线。节点代表概念(命题或组块),每个节点上的小线段表示该概念的有关特征或属性,从节点向上的连线表示与上一级概念的联系及归属,如“金丝雀”属于“鸟”,而“鸟”又属于“动物”。概念的特征是分级储存在记忆中的,如“会吃东西”,“会呼吸”的属性只附在动物这个节点上,而不附在较低的节点“鸟”或“鱼”上;同理,“鸟”这个节点仅储存它所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而不储存所有动物的共同属性。 层级(语义)网络模式 激活扩散模式 科林斯对层级网络模式的修正: 该模型认为心理词汇的组织近似于一张由相互连接的节点组成的蜘蛛网。“激活始于一个点,然后平行扩散到整个网络的其他点。” 一个概念所具有的意义或包含的信息存在于和其他概念的种种关系中:属于关系-具有关系-能够关系;不属于关系—否定效果; 长线、短线区别关系的远近 距离远——激活时间长——不典型 距离近——激活时间短——典型 激活扩散模式 特征比较模式 阶段1:对主项A和谓相B的诸多特征,进行粗略的比较和匹配; 把+名词 定语+的+中心词(名词居多) 阶段2:进行精细加工, 他的到来 祖国的前进 参考文献: 田 靓 高立群 《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短时记忆的因素研究 》2005.2《语言文字应用》 记忆的机制 第三节 记忆的过程 记——忆 (输入——输出)——学会 记忆就是获得、保持和提取的过程 。 三个基本环节:信息的识记、信息的保持、信息的提取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识记、保持——前提;提取——结果 识记——(贮存和积累脑库)保持——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目标)——目的是提取——1.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重新回想(再现);2.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能重新认出(再认) 1 信息的识记 (一)按照识记的目的分类: 有意识记:识记的目的明确;运用一定的方法识记;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有意识记中:识记任务与记忆保持识记有关 无意识记:没有预定目的、不经任何努力、不用方法,有选择性和偶然性 2 信息的保持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 特点:(1)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其显著特征被保持;(2)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和有意义;(3)使原来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特点更夸张、突出或歪曲,变得更生动、离奇,更具特色。 3 信息的提取和遗忘 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