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匈奴人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论文资料),匈奴人种,匈奴人是什么人种,文化人类学论文,人类学论文,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考古学论文,旅游人类学论文,关于考古学的论文,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 )
2007 年第 4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4 , 2007
第 34 卷 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 34
(总第 173 期)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173
关于匈奴人种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
马利清
( 中国人民大学 历史学院考古系, 北京 100872)
〔摘 要〕 关于匈奴的人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 , 蒙古说和突厥说各执一词。本文根据最新考
古出土资料和国内外有关人类学鉴定结果 , 重申匈奴主体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 , 并非夏后氏之苗裔。
至于其中所含的少量蒙古人种东亚和其他类型成分以及个别的欧罗巴人种成分则可能反映了匈奴对其他民
族的征服以及长期的迁徙、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人种上的混血现象。
〔关键词〕 匈奴 ; 人种 ; 考古学 ; 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K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7)
在 2005 年召开的第七届秦汉史国际学术研 立一着红衣人物 , 榜题“翁叔”,[5 ] 为金日 字 ,
讨会上 , 仍有历史学者大谈匈奴“夏后氏之苗裔 应是胡人形象的反映 , 惜因画幅小 , 无法辨别人
也”。果真如此 ? 抑或如西方人所言匈奴属于深 物面目 , 但从其形象上亦未见不同于汉人的特别
目高鼻的白种人? 事实上 , 关于匈奴的人种问 之处。可以佐证的是在陕西兴平县霍去病墓旁所
题 , 从汉魏以来一直存在不同见解。方壮猷、黄 立石刻“马踏匈奴”中的匈奴人形象 : 高颧骨 ,
文弼、佟柱臣、马长寿等均主张匈奴人是典型的 细眼睛 , 鼻子不高 , 眼眶不深 , 头发后披 , 手持
亚洲蒙古人种 ,[1 ] 这一观点在东方学者中一直占 弓箭, 是典型的蒙古人种形象。按霍去病一生与
据优势 , 蒙古的道尔吉苏荣和日本的白鸟库吉也 匈奴交战 , 与他同时代的汉代工匠对匈奴人的形
都主蒙古说 ;[2 ] 而林 、岑仲勉、冯家 则力主 象应该是熟悉的 , 正如马长寿先生所设问的 , 这
( ) [3 ] 些工匠“对于祁连山以及山上的怪兽尚能雕刻逼
匈奴属高鼻深目的突厥种 欧罗巴种 ; 前苏联
的A. N. 伯恩施坦和美国学者 W. M. 麦高文 真 , 难道对于匈奴的特征反而不能惟妙惟肖地刻
[4 ] [1 ]
主张突厥说。 这些说法至今未能达成一致。 画出来吗”? 《汉书》的作者班固还曾随大将军
窦宪深入匈奴中心 , 直到燕然山 , 对匈奴人的长
一、从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
相不可能不清楚 , 但他也没有描绘其长相较之汉
看匈奴人种 人的特别之处。可见 , 这种“特别”是不存在
关于匈奴人的外貌特征 , 《史记》、《汉书》、 的。中国史家历来遵循“有异乃记”, 与中原异
《后汉书》都没有专门的描写, 唯一涉及匈奴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