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案 川教版.docVIP

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案 川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案 川教版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教学目标】1.记住汉朝建立的时间及西汉都城,汉武帝在都城创办的学校。 2.理解汉武帝“独尊儒术”和颁布“推恩令”的作用,理解汉武帝开疆拓地的影响。 【重点难点】一、重点:?1.?尊儒术,兴太学。2.?开发边疆。 二、难点:?1.?“大一统”的含义2.?“推恩令”的内容和实施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师:通过短片,我们了解到汉武帝的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他的统治,使汉朝进入鼎盛时期。那他是如何使汉朝达到鼎盛的?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共同学习《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新课教学:一、汉朝建立情况 教师提问:汉武帝的名字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补充:通过汉武帝这个称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他是汉朝的一位皇帝。 师:而汉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儿?请看大屏幕。 学生回答: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长安称帝,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师:西汉建立到汉武帝时,由于统治者采取宽松政策,休养生息,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这为汉武帝施展雄才大略,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大一统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而汉武帝能作出巨大的成就,与他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是密切相关的。 学生看教材小字,说出汉武帝接受了哪些教育?这些教育对汉武帝产生了什么影响? 师叙述:刘彻即将满16岁时,他的父皇病逝。第二天他就登上皇位,成了名副其实的少年天子。从此,汉武帝开始施展自己的雄才大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俗话说:“国家之兴在于人才。”汉武帝是怎样寻找人才的呢?(下诏求贤,各地推荐) 过渡:在推荐上来的人才中,汉武帝对董仲舒尤为赏识,这是为什么呢?请在教材中找出答案。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与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的要求一致。 师:什么是大一统呢?(学生读教材找到答案: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强调了大一统思想是:体现君权神授,突出皇帝的权威。) 二、汉武帝治国的措施。 师:怎么实现国家一统于皇帝呢?董仲舒给汉武帝出了一个妙计。(大力倡导儒家的君权独尊思想,禁止其他学说与儒学齐驱并进)汉武帝接受了这个建议。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罢黜”是指“贬低并排斥”,并不是禁止其他学说的存在。这点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有区别的!那么,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怎么看,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讨论,举手回答,各抒己见) 生A: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汉武帝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儒家学派的发展。。 生B:不好。这种办法太专制,缺乏民主,不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不利于科学文化的蓬勃发展,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放。 师:同学们的见解都有一定的道理,老师不作结论,下去再讨论。那为了贯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办法? 汉武帝还采取了以儒家思想培训和选拔官员的措施,如多次下诏求贤,并且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各地方设立官学等,研习儒家学术。(重视儒学,重用儒生,兴办太学。) 展示图片《讲经图》。让学生说出老师和学生分别被称作什么,思考那时的学生学习哪些内容。(太学,汉代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一万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武帝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师:在统一思想的同时,汉武帝在政治上还采取措施解决了威胁国家统一的王国问题。 2、颁布“推恩令” 指导学生看书思考如下问题: (1)王国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争取胜利,分封功臣名将。到刘邦建汉称帝时(前202年)已先后分封了异姓功臣7人为王,称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拥兵自重,专制一方,对抗统一的中央政权。刘邦采取断然措施,从登位第二年开始逐个铲除,消除了隐患。   汉高祖铲除了异姓王以后,又陆续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称同姓王。到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已建立9个同姓王国。刘邦与群臣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  同姓王虽受中央节制,但又相对独立。他们管辖的范围很广:景帝时,吴王和楚王封地最大。吴有五十多城,楚有40城。所有王国加起来相当于西汉统治地区的一半。他们的权力很大:可以任免百官(除丞相、太傅、中尉等由中央任命外)、征收赋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初封时,由于这些诸侯王年龄比较小,中央派去的丞相和太傅还能控制住局面。但是过了二三十年,随着诸侯王年龄的增长,王国经济的发展,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