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直观沟通联系——以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例.pdf

借助直观沟通联系——以四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助直观 沟通联系 — — 以四年级 “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为例 张爱桦 (洪泽县实验小学,2231O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时把几何 册)学习长(正)方形面积时,接触的都是已知 直观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核心 内容之 长方形的长和宽(或正方形边长)求面积的问 一 ,这意味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标志 题 ,而这里需要先根据长方形面积和增加的 着数学课程体系的日趋完善。毋庸置疑,几何 长,求出长方形 的宽,再根据长和宽求 出面 直观历来是学生 (特别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过 积。面对这一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束手无 程中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辅助手段。借助几何 策。例 2是相遇问题,即已知两人行走的速 直观不仅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 度和时间,求相遇时两人所走 的总路程。由 象,有助于学生探寻正确的解题思路 ,而且可 于这一问题是经过数学抽象后得到的形式化 以帮助学生沟通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增进数 的数学模型,且涉及到两个对象的运行时间、 学理解,形成结构化的数学知识。那么怎样利 方向等因素,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用几何直观沟通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呢?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册教材中 “解决问题 下仅以苏教版四年级上、下两册 “解决问题的 的策略”单元的教学内容,在难度上似乎呈现 策略”单元为例,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出明显的不均衡。而这也是很多教师在教学 一 、 教材结构分析 中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如果借助几何直观 四年级两册教材中安排 的解决问题的策 来描述和分析题 目的数量关系,我们就会发 略,重点是教给学生一些整理实际问题条件 现,这两个单元的例题在结构和数量关系上 和问题的常用策略。其 中,四年级 (上册)主 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打通这种联系正 要教学列表整理,教材安排的例题分别是 “归 是突破学生认知难点的关键。 一 问题”与 “两积之和问题”;四年级 (下册)主 我们先来看两个单元中的例 1。根据 四 要教学画图整理,教材安排的例题分别是与 年级(上册)例 l的条件和问题,可 以构造出 长(正)方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以及 “相遇 如下的示意图: 问题”。相对而言,四年级 (上册)的两道例题 小华5本 小明3本 要容易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只要找准题中量 与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数量关系并不难, 用去 ?l元 用去l1d元 而四年级(下册)的两道例题则不然。例 1是 已知原来长方形的长,以及长增加 3米后所 增加的面积,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由于题 根据四年级 (下册)例 1的条件和问题, 中长方形的长是变化的,且学生在三年级(下 可以构造出如 的示意图: 教育研究与评论 ·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