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解析】.doc

2016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陕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解析】.doc

2008年陕西省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共4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本部分中每道题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注意:答案可能是完成对所给文字主要 意思的提要,也可能是满足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 请开始答题: 1. 某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政府保证从今年6月开始,停止生产超薄塑料购物袋。为此,中国官员还曾专 程赴孟加拉国取经。孟加拉高级研究中心的负责人阿拉克·拉赫曼博士说:“中国的优势在于,如果 他们决定了做某事,他们就会去做。”世界环保组织也对此举表示欢迎。对这段文字概述最恰当的是( )。 A,中国积极促进全球反塑料袋行动进程 B.孟加拉国塑料产业很发达 C.世界环保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限制塑料产业发展 D.英国全国已经不使用塑料袋了 2. 2006年电视剧《土兵突击》播出后,许三多这个形象在国内受到众多观众的欢迎,有评论指出他就是 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普遍具有的缺点和魅力的完美结合体。23岁的杭州大学生徐博是典型的三多迷,他说:“不光是我,我的祖父、父亲和我的同学,我们都喜欢看许三多。我都看了三遍,每次看都哭了又哭。”许三多这个形象之所以受欢迎,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绝大多数的中国观众都看过《士兵突击》 B.喜欢许三多的观众都是大学生 C.电视剧在中国有很大市场 D.许三多具有的很多特质打动了观众 3.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世界上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很多,而能真正登顶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 因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如果不到巅峰插上旗帜,哪怕离登顶只剩下十米不到的距离,都不是真正 的成功。 这段话主要想告诉我们( )。 A.很多人都在攀登珠穆朗玛峰 B,成功是有明确标准的 C大多数人都只能攀登到距离巅峰十米的位置 D.只有插上旗帜才能证明成功了 4. 调查发现,超过80%的公众认为跨国公司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其主要贡献最主要体现在“带来先 进的管理经验”与“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但是,也有73.1%的人对跨国公司“把污染产业和 工厂转移到中国来”表示强烈不满。有评论分析说,相对于国内的一些小企业来说,跨国公司污染环 境的行为更加让人痛心疾首。对此,《人民日报》一署名文章呼吁:在关注经济指标的同时,要切实加 强对跨国公司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监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我国经济发展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 B.跨国公司在我国严重缺乏环保意识 C.我国大部分人不欢迎跨国公司来华投资 D.我国公众对跨国公司心态矛盾 5.从所获得的最新数据看,2005至2006学年,有223543名美国学生在国外求学,他们仅占美国入学 学生的l%,其中只有6000名学生选择留学中国。尽管69%的美国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到中国,但只 有18%的学生知道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74%的人认为是英语),有50%的学生认为 中国的人口仅是美国人口的两倍(实际是四倍)。这段文字主要想提醒我们( )。 A.中国的留学生比美国的留学生多 B.美国学生经常在网络上了解其他国家 C.有必要加强美国人对中国的认识 D.有必要多派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6.目前很多市面上的汽车,80%的材料使用了可再生物质。在时尚界中,也有了跟报废汽车结合的产 物,瑞士两兄弟Markus和DanielFreitag设计的FREITAG背包,就使用了集装箱卡车车厢涂焦油 的防水布、汽车安全带以及报废自行车轮胎的内胎,这种充满创意的资源再利用也是一种为环境保 护作贡献的途径。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现在已经全部用可再生物质生产汽车了 B.可再生材料及物质用途广泛 C.瑞士两兄弟Markus和DanielFreitag设计的产品都是用报废材料制作的 D.时尚界使用的产品都很有创意 7.“社会赞许与不赞许”是我们看待青少年行为最常选择的视角。对于不赞许的行为,就容易进行负面 描述。因此不听话就成了叛逆(而不叫有自主性),不爱学习就成了不用功及偷懒(而不叫非学业性 向较高),自然,喜欢上网也就成了网络上瘾(而不叫高度热衷网络)。这段话意在说明( )。 A.人们对青少年的评价总是围绕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sp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