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南京规划
金陵怀古:亨利·墨菲与吕彦直
2009年9月7日10:5 王受之博客
民国时期的南京中心区规划布局
现在能够看到痕迹的南京,在早期完整的城市规划中有两方面:一个是产生于朱元璋建造首都时的规划;另外一个则是国民政府决定迁都南京之时,请美国建筑、规划家亨利·墨菲领导做的“首都”规划,两者没有矛盾、互相补充。
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一般都是建造城墙:四四方方,一边规矩是三个门,这样东南西北九个城门对着,就是大道,九经九纬,左宗右社,前朝后市。不过南京这里有山有水,不可能完全这么工整地规划,因此作了些调整。去过北京和西安的人会发现,同样是明城墙,南京的城墙和那两个城市的城墙差异很大。西安和北京的城墙方位对称,距离对等,而南京城墙的走位极不规整。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南京起伏不定的特殊地形,使得设计的时候采用了因地制宜、依山傍水的方法而建。不过,我看到明城墙研究专家杨国庆则认为,明城墙设计思想是道家堪舆之术,其形态为天象“南斗”与“北斗”的聚合。
著名汉学家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认为,南京城市规划的象征主义体现了朱元璋欲借此将自己打扮成“国之中土”的、洞察秋毫的“天神”和“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虽然如此,但是看看朱元璋时建造的南京城,事实上还是用地情况的结果。朱元璋为吴王时,住在南京的王府巷;称帝后,本可以就地强拆民居建皇宫的。但考虑百姓已久经战乱,再经不起纷扰,便避开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南地带,而在城东荒地上,建起了明皇宫。朱元璋没有去破坏原先的城市风貌建皇宫,而是为南京做了一个全新的规划,将本来荒凉的东郊和北郊包进了城区,使南京城的范围扩大了好几倍。他的这一工程,不但满足了当时的城市发展需要,还为后人留下了600年的发展空间。到民国为止,我们看到的南京城是这个朱元璋的规划。
民国期间,因为迁都于此,需要重新在原有的基础上规划。这样,便是南京第二个规划脉络的出现。南京大规模设计、兴建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但体现的并不是简单的民间流行风气,而是当时的行政背景。就好像1959年北京兴建“十大建筑”的时候所采用的民族形式和现代结构基调一样,也是行政主导。南京曾经有十多年明确的行政主导民族化现代建筑的历程。
1927年,以黄埔军校为主力的国民革命军攻占南京。同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虽经短暂宁汉分裂,但是国民政府遵照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遗言,将南京设为首都的方向并无改变。于是该政府宣布全国暂行的行政区规划中,将原本北京政府所设之金陵道省级城市,更名为南京市。翌年,北京成为国民政府领地后,南京与北京同时成为特别市——即南京特别市与北京特别市。
翌年,中国统一且政权确定后,在反对首都设立于南京的强烈舆论下,为了表达建都南京的决心,国民政府于1929年6月1日设立“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其中三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不但担任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也被推选为该会主席。除此,委员中尚有当时政要数十名,如:胡汉民、戴传贤、孙科、阎锡山等人。另外在委员名单里,确定赵戴文、孔祥熙、宋子文为当然委员,孙科为常务委员。
之后,该委员会实际负责人孙科聘请了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年—1954年)为建筑顾问,由清华大学留美学生吕彦直为其顾问助手,从事南京首都的整体都市计划。1929年底,首都建设委员会发布《首都规划》,该规划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都市计划。
主持民国期间规划南京的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
这个亨利·墨菲对南京的规划和建设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我对这个人特别感兴趣,查到了他的背景资料。墨菲是正式美国建筑学院科班出身, 1899年他从耶鲁大学建筑系毕业,1906年获美术学士学位(Bachelor of Fine Arts),这段背景可以在耶鲁大学图书馆资料中查到。1900年,他来到纽约,1908年在麦迪逊大道开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所。到1913年,墨菲和合伙人达纳(Richard H.Dana,Jr.)在纽约州和家乡康涅狄格州初步建立起可靠的商业信誉。他在这一时期进行了一些校园规划,所运用的风格多种多样:在纽约州的新罗歇尔学院(The College of New Rochelle)中采用的是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康涅狄格州温莎镇的卢密斯学院(Loomis Chaffee,1912年)的设计中则采用了殖民地复兴风格。1914年5月下旬,墨菲来到中国,这是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墨菲和他的学生吕彦直这两位早期的建筑、规划家,对南京的规划和建筑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他们的设计工作包括了对南京的重新规划、为一系列政府、公共、住宅建筑的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的结合进行设计探索。
先看看南京的首都规划。1927年国民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