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骨骼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的骨骼课件

中国文化的骨骼 王富仁 一、检查预习 1、正音 搅和 散 架 封妻荫 子 偌 大 骨髓 腮 2、释词 (1)时过境迁:事情已经过去,情况已经改变。 (2)委曲求全:曲意迁就,以求保全。 (3)封妻荫子:妻子得到封号,子孙得到官爵。指建立功业,显要门庭。 (4)鸡犬升天:鸡和狗都升天成仙了。比喻一人得势,有关的人也跟着沾光。 (5)青史留名:青史:史书。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6)光宗耀祖:为祖宗增添光彩荣耀。 (7)力挽狂澜:竭力扭转险恶危急的局势。 二、作者简介 王富仁,1941年生,著名学者,新中国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任汕头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在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思想和文化、现代文学史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在鲁迅研究界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曾引起广泛讨论,成为新时期鲁迅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鲁迅研究、中国文化研究等。近年来致力于倡导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理念:“新国学”。 三、感知课文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文化和人一样,不能没有骨骼,即骨骼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从文化史的高度,论述了中国文化的软骨病特征并点明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重要性。 第二自然段,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的软骨病特征。 第三自然段,指出“五四”新文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方法——读读鲁迅。 四、文本质疑 1、“文化骨骼”指的什么?中国文化的“软骨症”指的是什么?请分别举例说明。 (1)比喻说法。 前者指一种文化精神,具体地说,指的是振兴民族、勇于斗争的精神。 后者指的是那些苟且偷生、委曲求全的懦夫文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奴性。 (2)举例: “文化骨骼”: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建安风骨 岳飞“精忠报国” “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满江红》 文天祥《过零丁洋》《正气歌》 “软骨症”: 大宋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 2、作者对中国文化持什么态度? 对中国文化的奴性持批判态度。 3、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提醒人们:感到中国文化的骨节有些发软了的时候,别忘了,读读鲁迅。 4、为什么提倡读鲁迅? 因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奴颜媚骨,他又是治疗中国文化软骨病的专家(对中国文化的软骨病最了解、最痛恨,批评最激烈)。 五、拓展提升 1、阅读《我读鲁迅》一文,说说作者读出了鲁迅的哪些精神品质。 我读鲁迅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也读鲁迅的幽默。《采薇》中借伯夷、叔齐的传说抨击可笑的封建卫道者,让“不食周粟的商朝遗老”大啃同样生在周朝土地上的薇,毫不留情地剥下了忠君的画皮。《肥皂》里把脖子的泡沫比喻成螃蟹吐出的白泡泡,《狂人日记》里对“吃人者”入木三分的刻画,《高老夫子》中对不学无术的主人公上历史课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还读鲁迅的坚韧。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弄须…… 他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之后边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他在那个充满白色恐怖的年代里,依然同情、支持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这一预见的正确,早已被事实证明了。 于是我读鲁迅,读他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也读他作为儿子、父亲、丈夫的一面。 读金庸

文档评论(0)

cangpu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