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恢复与相应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史纲之六.pdfVIP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恢复与相应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史纲之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恢复与相应发展——中国科技期刊史纲之六

( )   第 17 卷第 3 期      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7  . 3 V o l N o   1998 年 9 月              . 1998 JOU RN A L O F YAN AN U N IV ER S IT Y Sep t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的恢复与相应发展 ——中国科技期刊史纲之六 朱联营 郭新年 (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 16000 ) 摘 要 抗 日战争全面胜利之后, 随着科学机关团体学会的回迁复原, 过去创办而 战时断断续续出版或停刊的很多科技期刊开始恢复正常出版。同时创办了部分新的 科技期刊, 使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与相 应发展。 关键词 现代科技期刊; 编辑出版; 恢复; 发展 1945 年 9 月, 抗 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全面胜利, 经过战争磨难的广大人民群众, 在饱尝了 民族科技文化落后, 国力贫弱处处被动挨打受人欺负的巨大痛苦之后, 极其渴望在尽快重建家 园的同时, 重视发展本民族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广大科技文化教育工作者更是有感于责任之 重大, 积极投身于科技文化建设之中。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更是受到极大关 注, 随着机关学校的逐步回迁复原, 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也开始恢复战时的创伤, 进入 重建的新阶段。 1 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的恢复 抗战前夕,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事业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创刊 了全国性的高质量的学术性期刊、部分著名大学学报和众多的科普期刊, 组建了一支颇具实力 的编辑出版队伍, 形成了中国现代科技期刊前所未有的新格局。然而这一新格局创立的时间还 很短, 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便因战争而停顿下来。所以战后, 中国现代科技期刊工作面临一项 重要任务就是恢复战前创办的重要刊物的正常编辑出版和相应的提高发展。为此, 众多科技社 团学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编辑先驱们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中国科学社战后迁回上海。著名《科学》杂志从 1945 年第 28 卷 2 期交上海科学公司印行 起迁上海出版发行。1945 年临时出双月刊, 到 1946 年起恢复月刊正常出版, 到 1949 年已经出 版至第 32 卷。该杂志在抗战后到全国解放时的几年时间里, 积极报道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研 究成果和介绍了有关最新现代科技知识。更有意义的是该杂志为庆祝中国科学社成立三十周 收稿 日期: 1998- 06- 26    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 )           延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17 卷 — 82 — 年, 专门征集了一批总结中国三十年来各门学科科学进展的名家论文, 从 1945 年第 5 期起陆 续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计有: 吴承洛的《三十年中国化学之进展》, 黄汲清的《三十年来中国地 质学》, 李晓舫的《三十年来天文学之进步》, 张肇骞的《中国三十年来之植物学》, 洪式闾的《三 十年来中国人体寄生虫之鸟瞰》, 陈遵女为的《三十年来之中国天文工作》, 杨钟健的《三十年来 之中国古生物学》, 茅以升的《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 涂长望的《三十年来长期天气预报之进 步》, 任美锷的《最近三十年来中国地理学之进步》, 魏景超的《三十年来中国之真菌学》, 李善邦 的《三十年来我国地震研究》, 卢于道的《三十年来国内的解剖学》, 伍献文的《三十年之中国鱼 类学》, 吴襄的《三十年来国内生理学者之贡献》, 张昌绍的《三十年来中药之科学研究》, 朱洗的 《三十年来中国的实验生理学》, 严镜清的《最近三十年我国之公共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hebd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