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林》2005年第2期
≈$g≮≈R#V≈a#g≈#gb&#≯b≈8#≈≈MMAAAAAAA8RaR2aa。2自№㈣…
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池子华
【摘要】中国救济善会为中国红十字会之先声,“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虽然亮出“红十字会”旗号,但蒙上浓重的传统
善堂的阴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十字会。为救援日俄战争受难同胞,以沈敦和为首的上海士绅奔走呼吁,终于促成中国红十
字会在上海的诞生。
【关键词】中国救济善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
【中图分类号】K25;R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05)02—0076—06
【作者箍介】池子华,教授,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215021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3月10日,历经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
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近百年来,中国红十字会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救死扶伤,扶
危济困,谱写出一曲曲人道赞歌,在中国近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下闪光的足迹。本文爬梳史料,
对中国红十字会创建过程作一概述。
一中国救济善会:红十字会的先声
红十字会导源于西方。1863年2月9日,“红十字运动之父”亨利-杜南促成“伤兵救护国际委员
会”(1880年改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瑞士日内瓦的成立,标志着红十字的诞生。次年在日内瓦召开
有12国全权代表参加的外交会议,签署了((1864年8月22
El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红
十字运动由此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当红十字运动在西方兴起之时,中国社会还处在半封闭状态。甲午战争后,红十字开始为社会舆论
所关注。战争中,日本红十字组织赤十字社成员“驰赴战地者多至十万人,不特日兵临阵受伤蒙其医疗,
即华兵之中弹而仆者,亦不分畛域,一体留医。”①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中国人,在中国创办红十字会
的呼声此起彼伏。著名维新人士谭嗣同在1894年末所作《报贝元徵书》中,对日本赤十字社的博爱之
举,大加赞赏,流露出效法之意。。而《c申报》、《大公报))、Ⅸ中外日报》等权威报纸的宣传鼓动,更具
影响力。随着红十字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推进,红十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理解,所接受,因而创
建红十字组织的尝试也时有所闻。据1897年2月8日《申报》记载,甲午战争中,有“中国妇人金氏
者,前在美国习医,至此适卒业而归,遂与泰西某女医同立红十字会,……募诸各善士,集得洋银三千
元,受伤者遂医药有资,渐渐痊愈。”这位中国妇人“金氏”,十有八九为金韵梅(又译为金雅妹)女士。
她是中国最早留美毕业回国的留学生,学习医学,后与孙淦共同发起成立天津红十字会。这一推测如果
能够得到证实,金韵梅该是中国人创立红会组织的率先实践者。
金氏之后,1899年春,上海绅士汪炳等人,经苏松太道批准,创设了“中国施医局。”中国施医局
的出现,本不足为怪。施医局,属于善堂的一种。善堂是一种慈善组织,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①《中国亟宜创兴红十字会说》,《申报》1899年4月10日。
②刘松洲:《最早论及红十字会的历史名篇》,《博爱》1996年第3期,第33页。
中国是“仁”的国度,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因此,历朝历代,均设有慈善救济
组织,实施“赈贫恤患”的工作,特别是明清以来,民间慈善事业兴起,各地善堂林立,蔚成人文景观。
“善堂者,经理地方之善举也”,“所行善举,则育婴焉、恤嫠焉、施棺焉、掩埋焉,冬则施衣,夏则施
药,地方之穷而无告者养生送死之事,皆于是赖焉,凡此善举,无论通都大邑、城乡市镇之间,皆大略
相同。”①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施医局”的开办,寻常之极,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中国施医局不是传统善堂的翻版,而是赋予了红十字精神的新内涵,其章程称:“同人酌照红十
字会章程办理,有事施于军事,无事施于贫民。”②战时救伤,平时济困,原本是红十字会的主要职能。
去掉“中国施医局”的外包装,其实就是红会组织,至少也是中西合璧的新型慈善组织。不过,中国施
医局局限于上海一隅,不具有普遍性和全国意义。而翌年组建的中国救济善会,则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
先声了。
1900年,旧历庚子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一年,八国联军发动了旨在瓜分中国的
侵略战争。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占领天津。义和团虽浴血鏖战,但无力阻止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