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元丙烯酸酯泡沫微球的制备.pdf
第21卷第5期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V01.21。No.5
2009年5月 HIGHPOWERLASERANDPARTICLEBEAMS May.2009
文章编号: 1001—4322(2009)05一0677一04
多元丙烯酸酯泡沫微球的制备’
范勇恒1, 罗 炫1, 方 瑜1, 任洪波1, 崔 轶2, 张林1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
2.青岛科技大学橡塑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42)
捕 要: 利用自行设计的三喷嘴乳粒发生器,实现了多元丙烯酸酯空心泡沫微球的可控连续制备。通过
配制内层为水,中间层为多元丙烯酸酯单体溶液,外层为聚乙烯醇溶液的水/油/水乳液,在紫外光照射时。室温
条件下成功快速地制备出粒径1.5~4.0I-tlm的多元丙烯酸酯泡沫微球。利用扫描电镜、X光机等测试手段对
微球的形貌、表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泡沫微球的高聚物骨架的折射率约为1.50,由大量分散的蜂窝
微孔组成,蜂窝的直径不超过1Itm;多元丙烯酸酯泡沫微球的成活率高达93%,单分散性较好。
关键词:微球; 多元丙烯酸酯;单分散;蜂窝;三喷嘴乳粒发生器
中图分类号:TB324 文献标志码: A
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研究中,为了提高能量增益,需要尽量降低靶丸的密度,提高燃料的浓
度。泡沫材料具有多孔、高比表面积的特点,作为一种可以获得能量高增益的靶型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
开始作为低温冷冻靶应用于ICF实验中[1巧]。常用于ICF实验的泡沫微球要求密度低(20~200mg·cm-3),
密度分布均匀。多元丙烯酸酯泡沫材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ICF实验中的特殊材料,具有密度在10~
800
持在70℃左右,导致水/油/水三相密度匹配失调,同时,过长的聚合时间(约1h)带来更多的乳液破乳现象,最
终导致微球成活率不高。解决这一问题可在溶液中添加光引发剂。使多元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反应在常温条
件下进行口],同时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缩短聚合反应时间(约3min)。
本文采用三喷嘴乳粒发生器,通过配制内层为水,中间层为多元丙烯酸酯溶液,外层为水的聚合物乳液,在
紫外光照条件下实现了丙烯酸酯微球在室温条件下的快速制备,并对微球的粒径、壁厚、蜂窝尺寸进行了表征。
l 实 验
本文采用的三喷嘴乳粒发生器是在密度匹配乳液技术[81的基础上设计开发的。为了制备出粒径为1.5~
4.0mm的多元丙烯酸酯微球,三喷嘴乳粒发生器需要设计适当的尺寸:其内层套管为金属钢针(内径
0.25
mm,外径0.40ram)输送内层水相,中间层套管为玻璃毛细管(内径0。80mm。外径1.20ram)输送油相,
金属钢针嵌套在其中,外层套管为空心玻璃管(内径8.00mm,外径lo.00ram)输送外层水相,玻璃毛细管嵌
套在其中。当内层水相通过一个金属钢针尖端进入玻璃毛细管尖端流出的油相时,会在管口处形成油包水的
泡状液滴。随着内层水相和中间层油相体积的不断增加,油包水液滴重力加大,此时,应在玻璃毛细管外部再
套加一个空心玻璃管,并且注入外层水相作为流动相。当流动相的剪切作用大于乳液和毛细管间的粘滞作用
时,平衡被打破,油包水液滴就会从管口脱离进入连续相。进入连续相之后,由于不同相的液体(油相和水相)
之间不能互溶,为了降低表面能,液滴一般以球形状态存在。当水/油/水三相溶液密度一致时,就会形成稳定
的乳液。根据以上原理,设计了三喷嘴乳粒发生器,如图l所示。
本实验中,油相溶剂是甲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天津市科密
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的混合物,调节二者的比例,使得混合溶剂的密度与内层水相(双蒸水,20℃时
7
密度0.997g·crfl3)的密度相匹配。在混合溶剂中,根据目标密度不同选择添加不同量的多元丙烯酸酯单
-收疆日期:2008—09—03I修订日期:2009—03—01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项目(200880302032)
作者简介:范勇恒(1979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研究Ifanyongheng@gmai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