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历史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 第二节文学和艺术(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docVIP

【精品】高中历史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 第二节文学和艺术(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高中历史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 第二节文学和艺术(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

●备课资料 一、关于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近代文学思潮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进程紧密相连的。在十七世纪,资产阶级文学思潮的基本特征是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继承人文主义文学,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提出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为新兴资产阶级对贵族阶级作斗争服务。但这种文学思潮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它的政治基础则是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的妥协让步。因此,这是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中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这种文艺思潮,十七世纪流行在西欧,而最高水平的作家却集中在法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英国诗人弥尔顿(1608~1674年)成为第一个敢于违反“弑君”辩护的文人。他的长诗《失乐园》塑造了一个敢于违反“上帝”禁令,勇于起来斗争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形象。在法国,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软弱,需要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而专制王权又需要资产阶级支持,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抑制地方贵族的封建割据。因此,法国资产阶级拥护中央王权,依靠王权来反对封建贵族。法国的古典文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关于英、法的启蒙主义文学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反映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各阶级要求的文学,其中启蒙主义文学是文学主流。启蒙主义文学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革命鸣锣开道的文学。在启蒙主义文学中,抛弃了帝王将相、贵族僧侣,而以第三等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分子)作主人公。通过这些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生活和斗争。来猛烈抨击等级森严的专制统治,无情批判宗教迷信,传播战斗的唯物论,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英国启蒙主义文学 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笛福(1660~1731年)、斯威夫特(1667~1745年)等人。《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在笛福的笔下,鲁滨孙被描绘成为一个不畏艰难险阻,善于发挥聪明才智,勇于开辟新天地的英雄人物。其实,作者是借用这个冒险家的形象,来反映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事业心。例如,当鲁滨孙流落到孤岛上时,毫无惧色和悲观心理,而是用自己的双手谋取食物,建筑住所,制造器皿,饲养家畜,耕种土地。当他偶尔救下土人“星期五”后,教“星期五”称呼他为“主人”,用火枪威胁和宗教感化迫使“星期五”做他的奴隶,把“星期五”劳动创造的财富全都掠为己有,并自封为海岛国王,是一个十足的资产者、殖民者的形象!笛福的小说在艺术上有不少缺陷,如结构松散,叙事平淡,人物形象的刻画粗糙,反映了英国早期启蒙主义文学的弱点。和笛福相反,斯威夫特抛弃了温和的立场,以激进的姿态活跃在英国启蒙主义文坛上。他在1726年写成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深刻揭露了英国政治、法律的弊端,尖锐抨击了托利党和辉格党之间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丑态,甚至讽刺国王的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充分体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法国的启蒙主义文学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在同宫廷御用工具——晚期古典主义的斗争中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适应法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第三等级政治斗争的需要,同政治上的启蒙主义一道,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许多启蒙主义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同时也是杰出的启蒙主义文学家。他们才华横溢,作品众多,展示了这个时期法国文学的争芳斗艳之态。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波斯人信札》是由一百六十封信组成的一部书信体小说。它通过两个波斯商人——郁斯贝克和黎伽的通信,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斥责了路易十四的狂妄自大、欺压人民;批判了天主教会迫害异教徒的罪行。伏尔泰是个多产作家,著有悲剧《俄狄浦斯》(1718年)、小说《查第格》(1748年)和《老实人》(1759年)以及《哲学辞典》(1764年)等。在这些著作里,伏尔泰骂教皇为“两足禽兽”,称天主教士为“恶棍”;说在君主专制下“地球上满目疮痍,到处是灾祸”。但他和孟德斯鸠一样,宣扬“开明专制”,主张“开导”封建君主改恶从善,实际启蒙理想。这证明他们的态度比较保守,是大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狄德罗则比他们进步一些。从世界观上说,他是法国战斗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杰出代表,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战斗了一生。他的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都可以视之为法国启蒙主义文学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于1762年创作的一部哲理小说,作者把拉摩的侄儿塑造成一个“高傲与卑鄙、才智与愚蠢的混合物”,其目的在于指出产生这种性格的根源,揭露封建专制制度毒害人、腐蚀人的吃人本质。1760年写成的小说《修女》描绘了一幅人间地狱——修道院的悲惨图画。那些教会头子和修道院长用种种残酷手段,把那些良家修女折磨得骨瘦如柴、精神失常,甚至丧失生命。为了砸碎这个人间地狱,狄德罗赞扬了修女苏珊敢于斗争、冲出牢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