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感觉.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目录 第一节 感觉概述 第二节 心理物理学 第三节 听觉 第四节 视觉 第五节 其他感觉 第六节 知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它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二、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感觉过程: 收集(辅助组织) 转换 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脑加工 三、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官分类: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 (第六感觉或“超感知觉”) 根据获取信息的来源分类: 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 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肤觉(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肌动觉、平衡觉 三、感觉适应(Sensory adaptation) 1. 定义 由于刺激持续影响所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2. 适应现象 视觉适应: 1、暗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棒体细胞) 2、明适应: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如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锥体细胞)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味觉适应、触觉适应、重量感适应等等。 第二节 心理物理学 什么是心理物理学?: 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称为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 一、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 1. 绝对感觉阈限 absolute threshold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量。 例:早期心理物理学家研究得出的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阂限 如下 Galanter, 1962 : 视觉:30英里(约48公里)外的一只烛光; 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 约6.1米 外手表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化的一匙白糖水 嗅觉:弥散在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 触觉:从1公分 即厘米 距离落到你脸上的一个苍蝇的翅膀 绝对阈限的影响因素: 1、内部噪音 是指神经网络自发产生的随机的激起 2、反应偏向 源自一个人对刺激进行反应的意愿与疏忽,反映着一个人的动机和期望。 2.绝对感受性定义: 绝对感受性 absolute sensitivity 是指: 人的感观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E l/R 式中: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1.差别感受性:对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反之则越高。 2.差别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阈限也称作最小可觉差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 。 韦伯定律 Weber’s law : 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因此,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刺激之间关系的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 K △I/I 式中:k是常数;I是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k通常也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第三节 听 觉 Hearing 一、声音与耳 听觉刺激 空气 产生 声波 人耳 听觉 声波的物理性质: 频率、振幅、 波形 频率:发声物每秒振动的次数 周/秒 ,单位为赫兹(HZ)。 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16HZ~20000HZ 钢琴上的最高音符为4000HZ,最低音符为50HZ,中间C音为256HZ。 振幅: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即振动的大小 波形:最简单的波形为正弦波。 听觉的基本特性: 音强、音高、音色 音强 loudness :是指声音的大小,由声波的物理特性振幅即振动的大小所决定。音强的单位为分贝,缩写为db。 音高 pitch :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即每秒的振动次数决定。 音色 timbre :不同频率与振幅组成的混合音的复合程序与组成形式构成声音的质量特征 。 2.耳的结构与功能 1、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功能:收集声音,通过鼓膜送至中耳。 2、中耳:锤骨 hammer 、砧骨 anvil 、镫骨 stirrup 功能:通过它们将振动集中起来,最后送到卵圆窗 oval window 的小薄膜而进人到内耳中。 3、内耳:蜗牛壳 功能:蜗牛壳内的液体——蜗牛壳内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听神经细胞——大脑 人耳的构造 三、听觉的理论 1.位置学说 Place theory 贝克西提出。能够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但对低频不能很好解释。 2.频率匹配学说 Frequency matching theory 简单的频率理论只适用于1000HZ以下的

文档评论(0)

sxt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