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公共政策过程(修改)
第三部分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角度 公共政策的规划和制定 公共政策的贯彻和调整 公共政策的评估和终止 垃圾桶模型 马奇等人把这种政策制定的过程形象的比作垃圾桶。 一项政策制定包括四大因素:问题、解决方案、参与者、以及决策时机。马奇把它们叫做四股独立的流,而组织的结构部分由组织的净能量、进入结构、决策结构以及能量分布等结构性变量决定。 一项决策就是四股独立的流与几大结构性变量的随机组合。 公共政策的一般流程和环节 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和结构 公共政策议程建构的因素和类型 公共政策规划的逻辑和框架 公共政策预案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公共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性和途径 宏观流程:以伊斯顿对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为基础,将政策制定视为政策信息、资源、行为的输入加工与政策产品的输出反馈的过程。 微观流程:从决策的视角对政策的规划与设计,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方案拟定、评估与抉择——政策合法化几个阶段。 公共政策活动是围绕公共问题的显露、人们对它的确认和最终以行动解决而展开的。解决公共问题的政策行动方案又是在一系列的分析论证和论辩选择中确立的。而这些活动又都和政治生活中某些特定因素的相互作用联系在一起。 因此,可以将公共政策过程看作是三条原先是各自相对独立的源流,在一定的条件下,汇集到一处,进入到一个窗口,从而成为解决问题的政治决定和政策采纳的过程。 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模型 关于运用于组织层面的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式 虽然理性主义模式在运用于较宽泛的社会运行方面被认为没有显著的效应,或者说有较大的弊病,但对于组织层面的决策来说,却有其益处,因其具有更多的可行性。 这里要作进一步讨论的就是相对狭义的﹐运用于组织层面的决策的理性主义模式。作为组织层面的决策模式﹐理性主义是赫伯特·西蒙所提出,包括综合理性模式和有限理性模式。西蒙以他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进行了开创性的出色研究而获得 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性主义模式在决策理论的文献中被认为是主要的和肇始的模式﹐其它的决策模式就是在对理性主义模式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的争辩和讨论中衍生和发展起来。 赫伯特·西蒙的理性主义模式 西蒙的理性主义的基础是他的管理理论。在他的管理理论中,决策处于核心位置。在他的早期著作“管理行为”中﹐ 西蒙阐发了他关于决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的经典性论述。他认为﹐按照理性主义的决策方式,决策者需要“从备选方案选择一个能够获得完美结果的方案。” 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应经过如下三个步骤﹕ (1) 拟出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 (2) 研判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所有后果﹔ (3) 对这样的一系列不同后果作出比较性评估。① ① Herbert Simon,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3rd edition, 1975, p 67 福雷斯特对西蒙理性主义决策模式的质疑 西蒙所强调的决策者应当选择一个最有可能完美地实现他的预期目标的方案﹐被批评为带有浓重的理想化色彩﹐因为它需要十分充足的决策资源﹐而这样的条件在实践中难于满足。福雷斯特认为﹐运用这种决策模式要求具备如下条件﹕① 第一,需要作出决策的问题已经得到明确定性﹐其范围也已界定﹔ 第二,得到所有可供考虑的备选方案﹔ 第三,获得所有的基准信息﹔ 第四,获得所有关于每一备选方案的预期后果的资﹔ 第五,获得所有关于在政策适用范围内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意愿的信息﹔ 第六,拥有足够的时间﹑技术和资源。 ① J. Forester, Bounded Rationality and Politics of Muddling Through,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84, vol. 44 No. 1 pp 23-31 西蒙的改进:从综合理性到有限理性模式 福雷斯特的批评虽然是把西蒙的假定推到极端﹐它确实指出了综合理性主义模式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后来在很大程度上西蒙自己也意识到他的方法在运用中的一些困难。 基于对他的综合理性模式的理想化特点的认识﹐ 西蒙提出以“有限理性模式”来描述现实中的决策过程。他认为决策者在实际决策过程中通常会面对如下的情况﹕ (1) 模糊的还未能明确定性的问题﹔ (2) 关于备选方案的不完备的资料﹔ (3 )关于需决策问题的背景和起点的不完备的资料﹔ (4) 关于各备选方案将产生的后果的不完备资料﹔ (5) 关于决策适用者的价值取向﹑意愿﹑兴趣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完备资料﹐以及﹐ (6) 有限的时间﹑技术和资源。 因此﹐在运用有限理性模式时﹐决策者所寻求得决策方案不是要能使其价值最大化而是达到令人满意或足够好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尽其所能。显然﹐“满意”的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