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1 年 第41 卷 第4 期: 468 ~ 481
SCIENCE CHINA PRESS 论 文
梁河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 锆石微量元素、U-Pb 和
Hf 同位素示踪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②
丛峰 , 林仕良 , 邹光富 , 李再会 , 谢韬 , 彭智敏 , 梁婷
①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成都 610081;
②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4
* E-mail: congfeng04@
收稿日期: 2010-07-15; 接受日期: 2010-12-06 :
云南 1 5 万梁河县、江东、帕底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 批准号: 1座机电话号码4007 资助
摘要 通过对滇西梁河地区细致的填图, 分析了环状杂岩体中碱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 关键词
其中闪长岩包体的锆石微量元素、U-Pb 年龄和Hf 同位素组成, 发现它们基本同时期形成, 年 梁河 锆石
龄依次为127, 115 和122 Ma, 但其中锆石有着不同的微量元素和Hf 同位素组成, 从酸性到 微量元素
基性岩石, 其微量元素含量逐渐降低, ε t 值逐渐增高, 依次为?9.1~?5.4, ?4.5~0 和3.6~6.2. Hf U-Pb 年龄
不同岩性的锆石微量元素变化与 Hf 同位素组成变化相关, 可能示踪了基性和酸性岩浆的岩 Hf 同位素
浆混合过程. 结果表明, 早白垩世来自亏损地幔的基性岩浆底侵造成古老地壳熔融形成了梁 岩浆混合
河地区大面积的花岗岩, 而基性岩浆与花岗质岩浆的混合作用是形成花岗闪长岩的主要原
因. 自然界中, 常见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存在 息. 根据这一想法, 本文对地质特征上明显表现出岩
不同程度的混合现象, 这是导致花岗质岩石在成分 浆混合现象的环状杂岩体的不同岩石类型及其中包
上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1]. 岩浆混合作用有大量的 体的锆石进行了研究, 通过 LA-ICPMS 和 LA-MC-
地质和岩石学证据, 最重要的证据是暗色、细粒且具 ICPMS 对锆石的微量元素、U-Pb 年龄和 Hf 同位素
火成结构的包体[1], 另一个地质现象是发育同深成岩 进行了分析, 期望能够示踪岩浆混合过程并对岩浆
墙[2]. 最近, 笔者通过对滇西梁河地区细致的填图, 混合的不同单元组分及其产物进行制约.
发现该地区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岩墙构成
的环状杂岩体及其中的闪长质包体具有明显的岩浆 1 地质概况
混合特征. 但该地区花岗岩年代学和岩石学研究程
度较低, 仍局限于传统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方法, 缺 三江地区位于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的接合地
乏对上述地质现象的深入研究. 另外, 锆石微量元素 带, 作为东特提斯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受地质
和 Hf 同位素组成对示踪岩浆成因有独特的优越 学家关注[8~14]. 其由多个微陆块和其间的造山带拼合
性[3~7], 岩浆混合过程也必然会在锆石中留下相关信 而成, 例如腾冲地块、保山地块、思茅地块、昌宁- 英文引用格式: Cong F, Lin S L, Zou G F, et al. Magma mixing of granites at Lianghe: In-situ zircon analysis for trace elements, U-Pb ages and Hf isotopes. Sci China Earth Sci, 2011, doi: 10.1007/s11430-011-4208-z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1 年 第 41 卷 第 4 期
孟连缝合带和高黎贡山碰撞带. 腾冲和保山地块属 理岩, 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13]. 研究区内
于滇缅泰马微大陆的北部, 在早二叠世从冈瓦纳大 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岩出露较少, 分别为石炭纪孟
陆北缘裂解出来, 而后向华南- 印支地块拼合. 腾冲 洪群碎屑岩、晚三叠世-侏罗纪深水型碎屑浊积岩和
和保山地块之间在晚三叠世形成班公湖-怒江东延分 白垩纪陆相红色碎屑岩. 第三系芒棒组砂砾岩和粘
支海槽 , 并在侏罗纪闭合 , 形成高黎贡山碰撞 土岩在研究区分布广泛. 研究区内呈北东-南西向串
带[13~15]. 腾冲地块以葡萄-密支那缝合带为界与西缅 珠状展布的安山岩则是腾冲火山岩带的西南延伸部
地块相隔[16]. 本文研究区位于腾冲地块梁河和潞西 分. 另外, 三台山附近沿龙陵-瑞丽断裂出露强蛇纹
之间 图 1 a , 研究区出露地表的岩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