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发展进程 教育与生产生活同步 学校出现、脑体分工 教育阶级性增强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氏族长老会议 冠礼 葬礼图 出现了学校教育 东方: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以明人伦。 公元前2500年,埃及出现人类最早的学校——宫廷学校,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 ?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孔子创办私学图 教育目的:培养官吏、 骑士、牧师等 教学内容 学校教育的方法和师生关系: 崇尚书本、呆读死记、体罚、 棍棒教育 师生关系极为对立、不平等 古代罗马共和后期的小学 古代教育的特征 1、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 2、古代学校的出现,教育具有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内容:学习治术之道、伦理道德、宗教、军事技能等。 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官学、私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得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 第三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 现代教育发展进程 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教育的公共性突出 教育的生产性增强 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是建立在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基础之上的教育。 思考:现代社会的特征? 市场经济 科学化社会 法治化社会 民主化社会 信息化社会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教师教育学院教育学教研室 《教 育 学》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2012-09-20 本讲内容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新名词:素质教育,挫折教育,愉快教育,差异教育,失败教育,赏识教育、需要教育······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或教育是什么?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概念界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1、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职能 传递生产经验 传递社会生活经验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造 屋 交 易 烧烤肉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概念界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直接培养人 其他活动间接培养人 经 济 活 动 政 治 活 动 文 化 活 动 休 闲 生 活 日 常 生 活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概念界定: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本能 ≠ 目的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古今中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1、我国甲骨文中对教育的词源解释 甲骨文“育”字 甲骨文“教”字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古今中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解字》)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古今中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小篆“育”字 小篆“毓”字 “育,养子始作善也。”(《说文解字》)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古今中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孟子——最早将“教”和“育”二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使用,教育即“存心养性”。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古今中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荀子——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古今中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国外对教育概念的解析 教育词源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ere”。表示“引出” “导出”。 苏格拉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柏拉图:教育是促使心灵的转向。 卢梭:教育应该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裴斯泰洛奇: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 第一节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 如何理解“教育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基本因素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者 受教育者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内容 教育活动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内容:德、智、体、美、综合实践 教育内容的载体: 课程 教科书 教学参考书 信息载体(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影、报刊···) 教育环境(教室、阅览室、校园) 教育者本人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方式:四个相互制约的环节 教育活动的实际目的 与内容、目的相适应的活动方法与方式 对教育活动过程和效果的评价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和关系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因素 教育方式 (教的主体) 教育者 教育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