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热液矿床概论2012
一、热液矿床及其基本特点 热液指主要由水和氟、氯、硼、硫、磷等易挥发性组份组成的热水溶液,由于含有各种成矿组份,故又称含矿气水热液。 含矿气水热液的温度一般在500-50℃之间,当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中运移时,由于温度、压力和组份浓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平衡遭到破坏,其中的某些成矿物质通过充填和交代作用,发生沉淀、聚集形成的矿床称为热液矿床。 一、热液矿床及其基本特点 热液矿床的形成作用复杂,矿床类型繁多,自然界中出现很多重要矿产。 钨、锡、铜、钼、铅、锌、汞、锑、砷、铍、铟、镓、铀、金、银和部份铁。 某些非金属矿产,如萤石、石棉、重晶石、水晶、冰洲石等大多产自热液矿床。 一、热液矿床及其基本特点 气水热液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岩浆成因的气水热液和地下水受热而成的热液。 气水热液中的成矿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它们和气水热液可以是同一来源,也可是不同来源的。 一、热液矿床及其基本特点 成矿晚于围岩,属于后生矿床。成矿温度一般在400-50℃之间,少数可达500-600℃。成矿深度不等,既可形成于深成环境(4.5-1.5公里)也可形成于浅成一近地表环境(小于1.5公里)。 构造对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它是气水热液运移的通道(导矿构造、配矿构造),又是成矿组份沉淀的场所(容矿构造),所以矿体的分布和形态与构造有密切关系。 一、热液矿床及其基本特点 热液作用于围岩时,经常发生交代作用,其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产生各种类型的围岩蚀变。 围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热液的成分及成矿组份的沉淀也有很大影响。 一、热液矿床及其基本特点 成矿作用往往具有多阶段性,和含矿气水热液的多期活动及断裂构造的间歇性活动有关。 气水热液矿床的矿石成份、结构复杂。构造矿床的金属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少数矿床则以金属氧化物和含氧盐为主。 矿床的形成有充填和交代两种方式。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一般都较规则;交代作用形成的矿床形态比较复杂。 中国热液矿床发育且多种多样 中国的固体矿床中,热液矿床占很大比重,以河北、湖南江西、云南、浙江、河南、甘肃等省为例,按矿床发现史日的资料,在该7省的金属矿床中,热液矿床分别占总数的55%-95%,平均为67%,约占总数的2/3。 中国热液矿床发育且多种多样 热液矿床类型多种多样,既有南岭地区与壳源花岗岩有关的众多高中温热液型W、Sn、Li、Be矿床 又有西南沉积岩盖层中广泛发育的低温热液成矿系统(Au、Ag、Pb、Zn、Hg、Sb、As及Ga、Ge、Te、Se Cd等), 还有各类海陆相盆地中(有/无火山活动)的热水沉积矿床。 中国热液矿床发育且多种多样 热液的来源及类型多种多样,深源流体(地幔源、深地壳源、岩浆源)与浅层大气降水及地层水的混合是生成大型热液矿床的重要机理。 控矿构造的广泛分布和复杂多样是提供热液运动和就位成矿,造成众多热液矿床的必要条件。 中生代以来,整个中国大陆受到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运动的显著影响而强烈活化,受深部构造热事件的制约,浅层地壳中新生代断裂发育,老断层复活,地热流上涌,各类地质流体十分活跃,从而生成丰富多彩的热液矿床。 二、热液来源、运移和矿质的沉淀 成矿热液的来源:各种成因的水+矿化剂+金属矿质。成矿热液可以是岩浆成因的气水热液和地下水受热而成的热液或其混合热液。 气水热液中的成矿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它们和气水热液可以是同一来源,也可是不同来源的。 2、热液运移的动力 (1)渗流作用引起热液的运移:特别在有高水源存在,可引起压力差,形成水溶流的动力,促使其渗流。 (2) 压力差促使溶液运移:地壳中热液的运动直接与上覆岩层的巨大压力有关。地壳不同深度有不同的围压,在盆地堆积物的下沉和压实过程中,由于盆地各部位的沉降幅度和岩相差异,造成不同的静压力差。 (3)深部热源作用引起热液运移: (4)构造应力驱动:地壳中构造应力场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在有很大差应力的应力场中,由于挤压,使含矿流体向压力较小的拉张区内流动。 3、热液运移通道 ⑴原生孔隙: ①岩石孔隙;②矿物晶格缺陷;③火山岩气孔; ④岩石冷凝裂口;⑤火山角砾岩;⑥层面 ⑵次生孔隙: ①断层裂隙 ②剪切带片理;③褶皱-挠曲层面滑动与虚脱部位 ④火山喷发震裂与崩塌角砾岩空隙 ⑤溶解洞穴⑥岩石蚀变空隙岩石中的空隙 4、热液成矿物质的运移方式 (1)成矿物质呈硫化物真溶液运移:基于热液矿床矿物以硫化物为主。但大多数硫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2)成矿物质呈胶体溶液运移:热液矿床中出现胶状构造的现象毕竟不多,成矿之前成矿物质未必能成胶体状态。胶体的粘度较大,不宜于长距离搬运,无法解释由大量渗透、交代作用形成的热液矿床。 4、热液成矿物质的运移方式 (3)成矿物质成卤化物溶液运移:⑴据测定,矿物中气液包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ppt
- 第二章_(可用)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PPT.ppt
- 第二章_ITS基础技术和理论基础.ppt
- 第二章_柴油机的总体结构及主要零部件.ppt
- 第二章固体结构(1 3).ppt
- 第二章岩土的可钻性.ppt
- 第二章物质与意识.ppt
- 第二章随机过程(函数).ppt
- 第二篇(第四章 砼及钢筋砼工程).ppt
- 第二节 大气水分与降水.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