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_ITS基础技术和理论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1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_ITS基础技术和理论基础

手持听筒式 古董转盘式 一般按鈕式 无线电话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海底缆线的起源 1850 年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 。 1866年,大西洋电缆公司建造了第三条电缆,并由著名电学家汤姆逊主持沉放,终于获得成功 现今的海底电缆 今天的海底缆线已使用光纤媒体。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博士发表了一篇划时代性的论文,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作为通信媒质。开创了光纤通信研究工作。 1977年美国在芝加哥相距7000米的两电话局之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光纤通信试验。85微米波段的多模光纤为第一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1年又实现了两电话局间使用1.3微米多模光纤的通信系统,为第二代光纤通信系统。 1984年实现了1.3微米单模光纤的通信系统,即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80年代中后期又实现了1.55微米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即第四代光纤通信系统。用光波分复用提高速率,用光波放大增长传输距离的系统,为第五代光纤通信系统。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能高质量传输光的玻璃纤维叫光导纤维。 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用高质量的石英玻璃管做外套管,管内通以高纯硅、锗、硼、磷的卤化物,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粉末,沉积在外套管壁上,成为石英玻璃棒,经过拉丝机,拉成直径为125nm的玻璃丝,即成为光导纤维。用光导纤维束可制成光缆。 光纤通信是光导纤维传送信号的一种通讯手段。光纤通信发展很快,全世界总量超过1亿公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并不算晚,2000年全国已建成光缆总长度125.2万公里。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光纤是怎样输出光信号的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光纤通信的通信容量比电气通信大十亿倍,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光纤就可以传输几万路电话或几千路电视。光纤通信还特别适合于电视、图像和数字的传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引起信息传输和通信功能的革命,因此有人把光导纤维比喻为信息社会里“信息传输的动脉”。 光纤通讯的特点是: (1)信息量大(每根光纤理论上可同时通过10亿路电话); (2)原料来源广(石英玻璃),能节约大量的金属; (3)质量小(每公里27g),不怕腐蚀,铺设方便; (4)成本低(每公里1万元左右); (5)性能好,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强,能防窃听,不发生电辐射。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微波传输 微波是一种特殊的无线电信号,通过大气进行传播 是直线传播 常用的微波系统有两种。 基于地面的系统 基于卫星的微波系统 应用: 长途电话、移动通信、电视传播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节 通信系统概述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出现在半个世纪以前,80年代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的采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开发成功,智能网研究的新进展,为实现个人通信打下了网络基础。特别是随着蜂窝组网技术的完善和大容量系统的出现,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最受欢迎、 最灵活方便的通信技术之一。 第二节 移动通讯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将通信范围分为若干相距一定距离的小区,移动用户可以从一个小区运动到另一个小区,依靠终端对基站的跟踪,从而使通信不中断。 移动用户还可以从一个城市漫游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到另一个国家与原注册地的用户终端通话。 第二节 移动通讯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控制交换中心、若干基地台和诸多移动终端,通过控制交换中心进入公用有线电话网,从而实现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与移动电话之间的通信。 从基站到移动台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从移动台到基站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 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TDMA)和窄带码分多址(CDMA)数字接入技术,已形成的国家和地区标准有欧洲的GSM系统、美国的IS-54系统和IS-95系统、日本的PDC系统。我国主要采用欧洲的GSM系统。  第二节 移动通讯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原理图 第二节 移动通讯 GSM系统采用小区制,小区覆盖半径大多为1~25 km,农村地区可采用宏小区,小区半径可达35 km;城市地区的小区半径为10~20 km;市中心等业务量密集地区可采用微小区,半径0.5 km左右。 每个小区设有一个(或多个)基站,用以负责本小区移动通信的联络和控制等功能。若干个小区组成一个区群(蜂窝) 区群内各个小区的基站可通过电缆、光缆或微波链路与移动交换中心(MSC)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