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时期中华文化外播略议 史革新 ?
一、域外汉学研究及其对中国典籍的介绍
鸦片战争前,欧美国家已经有不少人员来过中国,或多或少地带回一些关于中国的信息和资料,对中国民族及其历史文化的介绍在一些国家中开展起来,曾经引起欧洲人的关注。然而,就总体情况而言,鸦片战争以前域外关于中国的介绍仅仅是初步性的,介绍的内容有限,成果不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大门被打开,与世界各国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各国的殖民者、冒险家、传教士、商人、旅行者等联翩渡海来华,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了更多的有关中国方面的资料,为欧美国家的汉学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法、英、德、俄、美等国家的官方和民间,为了实现政治和商业利益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关注及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研究。
法国是欧洲开展汉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鸦片战争以后,法国的汉学研究亦有新的发展。初时,巴黎法兰西学院于1815年(嘉庆二十年)创设汉学讲座。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法、德汉学家又在巴黎成立了亚细亚协会。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在这两个机构的创设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鸦片战争后,法国又成立了一些新的汉学机构,分布在法国国内外。国内有东方现代语学校、中央亚细亚历史地理考古学讲座等。国外的机构主要设在远东地区,在中国有以上海徐家汇、河北献县为中心的天主教组织;在越南则有河内远东法兰西学校。前者收集汉学资料,从事汉籍之研究及译述;后者亦为法国东方学研究之重要机构。继雷慕沙之后,法国影响较大的汉学家有儒莲、顾赛芬、沙畹等学者。
儒莲(Stanislas Julien 1798——1873,嘉庆三年至同治十二年),巴黎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教授,研究中国文化达数十年,著述颇丰。晚清学者王韬对他评价甚高,称其“在国中译习我邦之语言文字将四十年。于经史子集,靡不穷搜遍览……所译《太上感应篇》、《蚕桑辑要》、《老子道德经》、《景德镇陶录》,钩疑抉要,襞襀条分,駸駸乎登大雅之堂,述作之林矣。癸申以来,……潜心内典,考索禅宗,所译如《大慈恩寺三藏大法师传》、《大唐西域记》,精深详博,殆罕比伦。于书中所载诸地,咸能细参梵语,证以近今地名,明其沿革”。[1][①]
顾赛芬(Seraphan Couvreur 1839—1919,道光十九年至民国八年),1853年(咸丰三年)入耶稣会,1870年(同治九年)来华,为直隶河间天主教会神甫。他嗜古典,能文章,究心于汉学。曾编《法华字汇》、《汉法大字典》,法译中国诏令、奏议、公文等文献多种。其最重要的贡献是把《四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仪礼》等儒家经典译成法文。
沙畹(Emmanuel Edward Chavannes 1865—1918,同治四年至民国七年),法国里昂人。曾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来华,任使馆译官,探访兴京、清陵等地,考察史迹,归国后任巴黎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教授,并主办《汉学杂志通报》。沙畹的代表作是《司马迁史记》。这是《史记》西文译本较好的一种。书分5册,译至“孔子世家”而止。译文流畅,且有丰富之注释,颇见其汉学功力。他著有《两汉时代之石画像》、《北华访古录》、《泰山志》、《中国摩尼教考》、《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译注》、《中国佛藏中五百故事选》等多种。论者评价他“著述教授,巍然为欧洲汉学泰斗。”[1][②]
英国的汉学研究虽然迟于法国,但在鸦片战争以后发展较快,呈后来居上之势。牛津大学自1876年(光绪二年)始设中国语文讲座。12年后,剑桥大学亦设汉学讲座。伦敦大学也附设东方语言学校,曼彻斯特大学有专门讲授中国历史的教授。伦敦成立有英国皇家亚细亚学会,发行学会会报,刊登研究汉学之论文、讲稿、杂记等。其研究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传教士,如理雅各、苏熙洵等,一是外交官,如威妥玛、翟理斯等。
理雅各(James Legee 1815—1897,嘉庆二十年至光绪二十三年),苏格兰人,毕业于阿伯丁学院,1837年(道光十七年)后始习华语。1839年开始了他的海外传教生涯。先在马六甲居住,任伦敦会在该地办的英华书院院长,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随书院迁至香港。70年代回国,在华时间长达30余年。归国后在牛津大学担任中国语文讲座的首任教授。作为一名汉学家,理雅各的主要贡献是主持开展了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工作。从19世纪40年代中期起,理雅各开始研究和英译中国古代典籍的工作。从1861年(咸丰十一年)出版的《四书》第1卷起,在此后25年间,陆续翻译出版的典籍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书经》、《春秋》、《礼记》、《孝经》、《易经》、《诗经》、《道德经》、《庄子》等著作,取名为《中国经典》。其中有的刊于香港,有的刊于欧洲。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中国典籍的顺利翻译刊行,与中国学者王韬的大力协助密不可分。关于关于王韬助译儒学经典之事,将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德斯勒.docx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九讲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docx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财务共享服务教学课件4第四章 费用报销流程.pptx VIP
- 手术患者意外伤害预防.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整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广告理论与实务:各类广告媒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docx VIP
- 广告理论与实务:印刷媒体广告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