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pdfVIP

政府和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史林》1/2007 政府与媒体 ——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 王敏 [摘要]现代报纸传人中国之后,它的各种功能也逐渐被发现。在近代中国报刊业中心上海,报纸的议政和政治动 员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清政府对报纸舆论功能的认知也经历了忽略、关注到试图控制的过程,采取过引导、利用和渗透等 办法,但均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上海有租界存在,为报纸提供了自由滋长的环境。① [关键词]上海报纸上海租界政治空间 [作者简介]王敏,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0235 现代报纸是高效率的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报道新闻、公布信息、发表评论、进行政治宣传等。晚 清上海,报纸这些功能被发现并得以充分发挥,上海因此成为中国报业中心和信息集散地。上海这 一地位的形成,除了交通便捷、商业发达等因素外,还同上海报纸与中国官方和租界当局之间形成 的独特格局有关。晚清中自仍是专制时代,统治者不能容忍民间参政议政,但在上海,租界提供了 相对宽松的环境。租界是自由的,居民享有比较充分的言论自由;租界又是自治的,中国政府无法 在此有效行使管辖权,在上海报纸和中国政府之间,租界起到阻隔或缓冲作用。这种独特格局使上 海报纸拥有比较大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空间。所谓政治空间,就报纸而言,是指政治言论的自由 度;就当局而言,则是对报纸政治言论的容忍度。 一上海报纸的政治参与度与政治立场 政府关注报纸,往往是因报纸直接议政,特别是对于专制政府,报纸议政无疑是更大范围的“处 士横议”,会有形成不利甚至是对抗政府舆论的危险。因此,清政府对于上海报纸的态度取决于报 纸本身的政治参与度和言论立场。 1.政治参与度因时而异 政治参与度是指对政治的关注与参与程度,表现为议论时政、褒贬官场人物、披露与国家内政 外交有关的信息等。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参与度因时而异,大体以1895年为界,之前报纸较少对 朝政和官员的直接批评,之后则相反。 ①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相关研究主要有美国学者季家珍(JoanJudge)的专著《印刷与政治——时报与晚清 theCulture inLate China.STANDFORDUNIVERSITY 改革文化》(P^眦andP0胁池一‘Shibao’and ofReform Qing PRESS, 民众、上层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参见拙作《中间地带:晚清上海报人与立宪运动》(《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张 敏的论文《略论辛亥时期的上海报刊市场》(《史林)2003年第2期),对租界在上海报刊市场繁荣方面的作用也有涉及。 ·78· 政府与媒体 《申报》虽以言论见长,每天均有千字左右的论说一篇,议论社会问题、公益事业、西学等,有时也议 论时政,但很少直接批评朝政与官员,对朝廷较为恭顺。创办的第一年(从1872年4月30日至年 底),只有6天的论说与朝廷有关,内容均围绕同治皇帝订婚和大婚,行文恭敬,凡涉大清列祖列宗 和皇太后前必空三格,皇帝、皇后前必空两格,颂扬清朝列祖列宗,称两宫皇太后为女中尧舜汤武。① 中法战争前后,《申报》对朝政和官员有不少议论,但这些议论与朝廷的立场基本一致。② 1895年以前,上海还先后出现几份报纸,即《汇报》、《新报》、《字林沪报》、《新闻报》、《万国公 报》。这些报纸宗旨各异,《新报》是上海道台为引导上海新闻舆论而设立;《新闻报》言论上较有影 响是在戊戌维新以后。这两份报纸后文有专门论述,兹不展开,这里分别介绍《汇报》、《字林沪报》 和《万国公报》的言论特点。 《汇报》创办于1874年6月,倡办者为上海招商局总办唐景星和上海县知县叶廷眷,与官方关 系密切,但不是官报。报纸有议论文字,但多译自外文报纸。有时与《申报》发生笔战,焦点是要不 要引进西方科技,与政治无直接关系;《字林沪报》创办于1882年,少有言论,突出新闻性,内容大部 分译自(-7林西报》,1886年以后,重点转至文艺方面;《万国公报》以时事报道为主,重点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