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古代文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师古代文论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古代长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大体同步。(P1) 2、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P2) 3、和抽象性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古代早在先秦已经形成了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P4) 4、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P7) 5、在魏晋南北朝具理论性、戏剧性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P7) 6、先秦两汉时期,文论处在与其它学术混沌未分的状态。(P13) 7、“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P14) 8、孔子说:“文学子游、子夏,这里的文学指一切典籍。(P14) 9、孟子首创“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P15) 10、提出“养气之说”,激励中国古代文士对崇高的精神品格的自我期待与追求,而且还影响了后世文气论,是孟子。(P15) 11、主张开了汉代扬雄、南朝刘勰所标举的原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是荀子。(P16) 12、“灭文章,散五采”,这个说法是庄子。(P17) 13、道家对诗书礼乐的否定基于一种审美精神。(P18) 14、墨子主要文论观是:“非乐”论和“三表”法。(P18) 15、其论文艺,“以功用为之的彀”是韩非子的论点。(P19) 16、《尚书》的“诗言志”被朱自清先生称为“开山的纲领”。(P19) 17、在我国文论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的,是伟大诗人屈原。(P19) 18、后司马迁“发愤著书”与陆机“诗缘情”之说,正渊源于屈原的思想。(P20) 19、“黼黻之美,在于杼轴”出自刘安的《淮南子》。(P22) 20、秦汉以来楚辞研究的总结者是王逸。(P25) 21、扬雄对诗赋的基本评价意见是“劝百风一”。(P26) 22、提出文为世用、文贵诚实、文贵独创、文贵自然等一系列文论主张的是王充。(P27) 23、先秦属开创性文论,以阐述文学性质、功能及基本原则为主要内容。(P27) 24、儒家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P28) 25、儒家诗教崇尚“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出自《礼记·乐记》。(P31) 26、开言语枢机的著作是《系辞》。(P40) 27、孔子评诗、乐的标准“思无邪”。(P44) 28、诗歌的兴,朱熹注为“感发意志”。(P45) 29、可以观,朱熹注为“考见得失”。(P45) 30、“可以观”具有认识作用。(P46) 31、孔子评论《韶乐》是尽善尽美,指韶乐是一种歌颂礼让之德的音乐。(P47) 32、庄子文艺创作主体的审美态度:“心斋”、“坐忘”。(P50) 33、庄子在《田子方》篇中提出:“解衣般礴”式的文艺创作,也是其崇尚自然、素朴的审美风格的佐证。(P55) 34、《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P59) 35、王充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是外内表里,自相副称。(P66) 36、中国古代文论的文体论,成熟于魏晋南北朝。(P96) 37、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位系统而周详地讨论文体问题的是刘勰。(P97) 38、体现文的自觉的特征是文气说。(P101) 39、《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P104) 40、“其始也,皆收视反听”指在虚静专心的思考中。(P107) 41、《抱朴子》的作者是葛洪。(P112) 42、沈约的代表作是《宋书·谢灵运传论》。(P118) 43、四声学说和永明诗体的创造者是:沈约。(P120) 44、浮声和切响,实际上指的就是四声中的平声和仄声。(P121) 45、刘勰的论文宗旨是原道征圣宗经的文学思想。(P125) 46、刘勰谈论文学想象主要用到神思。(P129) 47、刘勰认为体指体貌、风格。(P131) 48、刘勰认为性指作家的才性。(P131) 49、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论文学批评的是:《知音》篇。(P136) 50、在魏晋南北朝完全可以和亚里斯多德《诗学》相比美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P137) 51、《文心雕龙》一书特点是体大虑周。(P136) 52、钟嵘指出了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的诗歌成就最高是曹植。(P141) 53、主张自然美的是钟嵘。(P142) 54、在诗歌的审美观点上钟嵘提出滋味说。(P142) 55、钟嵘对“兴”的解释是“文已尽而意有余”。(P143) 56、古代最早的一部品诗的诗歌理论著作是钟嵘的《诗品》。(P145) 57、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P146) 58、李白所追求的诗歌艺术理想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P168) 59、“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P168) 60、传为王昌龄所作的《诗格》,明确提出诗歌的“意境”概念

文档评论(0)

wdyg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