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时如何选择抗感染药物剂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RRT时如何选择抗感染药物剂量

CRRT时如何选择抗感染药物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危重病的救治中,CRRT有着独特的优势。    然而,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对药物的清除率变异极大。这些患者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时,有些药物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或维持有效时间,不仅不能产生疗效,反而容易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造成药物使用不当。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CRRT时是否需要调整抗感染药物及其剂量、怎样调整是一个亟需明确的问题,但这方面的资料还不是很多。为此,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并结合病例分析,希望能给临床医务人员带来一些启示。     病例简介    患者,女,74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8余年,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示:感染阴沟肠杆菌,只对美罗培南敏感。    ?入院诊断?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高渗性昏迷、急性脑梗死、冠心病、电解质紊乱、胆囊结石、高血压3级、脑萎缩。    治疗方案?鉴于患者高龄,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医师建议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在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时应选择美罗培南抗感染。通常情况下,对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推荐美罗培南的剂量为每8小时1?g,但血液透析可能影响美罗培南的清除,按常规剂量已明显不恰当。临床药师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结合患者病情,建议美罗培南剂量为每12小时1?g,医师接受了此建议。    主要转归?经过7天治疗,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好转,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痰培养未再找到致病菌,提示抗感染治疗安全有效。    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    许多伴有急性肾衰的重症感染患者,往往需要1种以上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抗感染药物治疗中最主要的问题不仅有因药物过量导致的毒性反应,还包括对病原体治疗无效和出现耐药。研究表明,不仅严重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会明显影响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不同模式的CRRT、滤器膜等因素也可能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产生影响。    因此,临床医师必须了解CRRT时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表1),必要时应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甚至组织浓度,调整药物的剂量及给药间隔,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影响抗感染药物疗效的因素    疾病状态、药物特性及CRRT模式等因素均可影响抗感染药物的疗效。    1.CRRT机械因素    滤器膜的通透性、孔径大小、表面积、吸附力与抗感染药物清除率呈正相关。与高通量膜相比,纤维素膜和铜玢膜通透性较低。微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药物易被吸附。聚丙烯腈膜吸附力较强,尤其对氨基糖苷类和左氧氟沙星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2.药物的代谢途径    抗感染药物代谢途径是影响药物清除(通常为肾脏清除、肾外器官清除和体外清除的总和)的关键。急性肾衰竭(ARF)患者中,CRRT主要影响通过肾小球滤过清除的药物。肾功能正常并接受CRRT的患者可能需增加药量以达到理想的血药浓度。若药物的体外清除率占总清除率的25%~30%以上时,说明体外清除对药物的清除影响较大,CRRT时必须调整药物剂量。    3.蛋白结合率    药物的蛋白结合率越高,越不易被CRRT清除。但其与患者自身状况相关,也易受血pH值、高胆红素血症、游离脂肪酸浓度、药物与蛋白之间竞争性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4.分子量    常用的抗感染药物中,分子量越小的药物清除率越高。分子量大小对药物清除的影响还与滤过膜孔径的大小相关。    ?5.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Vd)与CRRT清除成反比。Vd(L/kg)=药物剂量(mg/kg)/药物血浆浓度(mg/L)。疾病状态会影响药物的Vd,如严重创伤的患者,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药物的Vd均明显增加。     6.抗感染药物所带电荷    带负电荷的药物容易被清除,而带正电荷的药物则较难清除。如庆大霉素,蛋白结合率低、Vd小、分子质量小,CRRT时似乎容易被清除,但结果恰恰相反。其主要原因可能与庆大霉素带正电荷有关。   如何调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剂量    血药浓度、尤其是药物组织浓度的监测是调节药物剂量的金标准。    1.负荷剂量不需调整    药物的负荷剂量主要取决于药物的Vd。笔者建议,对重症患者治疗时,有必要增大药物的初始负荷剂量。因为药物Vd易受全身体液量、组织灌注、蛋白结合、脂溶性、?pH值等因素的影响。    2.维持剂量的调整    根据抗感染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调整药物剂量。    抗感染药物的维持剂量,是由其清除率包括非CRRT清除(残余肾功能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