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2.6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练习 新人教版.docVIP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2.6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练习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6春秋战国的纷争》 ②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齐任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 ④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商讨 ●知识系统概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诸侯。各诸侯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著名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争霸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稍后田氏代齐,这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的局面。各国之间战争频繁,著名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的。 ●知识结构图表 ●学习方法探究 1........................................... (1)齐桓公任用管仲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3)“民到于今受其赐”的意思是什么? 12.图2是“战国形势图”,在认真阅读后回答: (1)以图中提示的A、B、C、D、E、F、G的顺序将战国七雄的名称写出来?七国并立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三次战役是什么?并简述发生在战国末期那次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自设创造 学会命题,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创造。题型、难易、数量不限,以留下创设的空间。 提示:参考本课训练试题,可以用“尊王攘夷”与公元前260年创设两个选择题。 走进第二课堂 ●秘闻轶事 晋文公与清明节 讲起清明节,无不想起它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有密切关系的。 晋文公重耳掌握政权之前,曾有过19年的流亡生活。在那段艰辛岁月里,重耳的大臣介子推忠心辅佐他,给了他极大的帮助。一次,重耳想吃肉,介子推偷偷地将自己腿上肉割下来煮给重耳吃,重耳得知后十分感动。 重耳回国做国君后,对跟随他流亡的人,封官赐爵,惟把介子推忘了。有人对重耳不满,写道:“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所处。一蛇无穴,号于中野。”重耳看罢恍然大悟,亲自去请介子推,可介子推却带着母亲躲进绵山避而不见。晋文公重耳派人搜山,呼他出来,也没找到。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用此法将介子推母子逼出来,最后介子推与母亲紧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事后,晋文公后悔不已,命人将那棵柳树砍下做成木屐穿在脚上,每日望着木屐叹息:“悲呼足下”。并将绵山改为“介山”,将介子推故乡定阳县改为“介休”。晋文公还下令,每到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全国不得用火,只吃冷食。所以,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这个风俗在东汉时特别盛行,太原、上党一带竞寒食整月。并州刺史认为“春中寒食一月,老少不堪”。便下令改为三日。曹操占领并州后,竭力禁止。此后,人们在清明节不再吃冷食,但这一节令却保留下来。 ●史海拾贝 齐桓公与“座右铭” 现在所说的“座右铭”一般是说放在自己座位旁边的格言。也就是说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其实,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右的格言铭文,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酒具,并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关。 欹器是一种奇特的盛酒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则稳稳当当地直起来,装满了则一个跟头翻过去。它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栽跟头的启示。 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欹器,在自己座位右边一直放着一个欹器,用以警戒自己。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庙堂也将此器皿放在堂中供人祭杞。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问管香火的人,方知是欹器。孔子知其来历后,就给弟子讲述齐桓公当年的故事,教育弟子,不要骄傲自满。孔子回去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南北朝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非常成功。 后来可能是这种欹器失传了,也可能后人感到用文字表达更能准确反映自己的思想实际,改成格言铭文代替了欹器,这就是现在常说的座名铭的含义。 参考答案 1.A 2.B 3.C 4.D 5.解析:此题重在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力的运用。要从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的主客观条件去分析。①任用管仲改革,经济、军事

文档评论(0)

j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