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与情题型探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与情题型探究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前二句实写秋天菊花盛开之景: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下面的感慨,后二句发挥想像,虚写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触景生情) 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这首词前四句写景,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孤零零的村落阒寂无人,萋萋芳草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夕阳映照下,只见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给人孤寂凄清之感。结尾两句直抒胸臆,写出女主人公的离愁,使人感觉到她的青春年华正孤寂落寞的漫长等待中流逝。以情结景,使抒发的感情由隐而显,实属点睛之笔。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①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②借清晨打湿地面的灰尘的微雨,青瓦旅舍映衬下新鲜的柳树枝叶③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环境的凄冷,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题型——情景关系类] 手法 画面 氛围 情感 借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题解题步骤: 1、明确手法(情和景的关系) 2、列举景物(意象) 3、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意境) 4、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修饰语:形容词、动词 (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情与景关系题 思路:关系 + 内容 + 氛围 + 情感 步骤: (手法) 描写…… 营造…… 表达……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四句是写景的句子,它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借景抒情,以景结情; (关系) 三四句描写了日暮秋风吹落无边枫叶的萧瑟之景,营造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意境。 (画面、氛围) 烘托了屈子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屈原遭遇的不平和同情,含蓄隽永。 (情感) 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命题形式 注意: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题型——意境类] 有景就有意境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09全国卷)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夜晚萧瑟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边月西沉,寒云滚滚的初秋边关夜景。 ②画面阴沉凝重。 意象及画面 意境 [题型——意境类] A、抓住意象 B、再现画面(写景运用什么手法) C、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气氛或氛围特点( 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 D、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 意象(意境)题 (思路)意象 + 意境 + 情感 步骤: (意象) 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 游月陂bēi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案】①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 ②营造了宁静幽雅(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③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的心情。(2分) 练习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

文档评论(0)

shaoyif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