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docVIP

《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了解《孟子》有关常识:识记重点文言词语:凶、加、或、直; 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习重难点】 1、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多义词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预习案 一、借助相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文体知识,自行诵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诵读障碍,注意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二、对照注释理解全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完成预习自测: (一)找出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指打开粮仓 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 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 5.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6.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拖着兵器 走:逃跑 7.数罟不入洿池 数罟:细密的鱼网 8.非我也,岁也 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9.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重复地说 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0.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㈢词类活用 1.河内凶 (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 (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死:动作名,死去的人。) ㈣特殊句式 :指出句式类型并翻译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树之以桑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⑤未之有也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发现且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以供讨论。 探究案 探究点一、 孟子是用什么方法分析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时用了什么方法?请具体分析。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狗彘食人食”和“涂油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孟子向梁惠王指出的美好前景“天下之民至焉”的必备条件是什么?“不违农时......”“五亩之宅......” ????养民(物质):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教民(精神):实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梁惠王是否会接受孟子的观点?为什么?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是否用到了孟子的智慧?不会,社会背景决定的,施仁政必须是在国家统一的情况下。 关注民生,关注三农,义务教育免费,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B.《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C.《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D.多用比喻、对比、排比手法,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意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数罟(gū, 网)?????????(suì 年岁) B.颁白(bān, 通“斑”)??? 曳兵(zhuài, 摇着) C.庠序(xiáng, 学校)????? 衣帛(yì, 穿) D.孝悌(tì, 尊重父母)???? 鸡豚狗彘(zhì, 猪).下面的加点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 ) A.涂有饿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李商隐《无题》)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D?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B.驴不胜怒,蹄之 C.日出江花红胜火 ????????????????????D.不胜枚举.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D? )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83849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