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语文 从荥阳到汜水阅读素材.docVIP

2013年高中语文 从荥阳到汜水阅读素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中语文 从荥阳到汜水阅读素材

从荥阳到汜水   从荥阳到汜水,黄土层上有了坡度,慢慢地,便展开了垂直断壁的雄姿。一般人就在这垂直断壁里面掘穴来住,宛然是上古遗风,虽然已经并不“茹毛饮血”,却依旧“穴居野处”。   这样,一个家庭的创造也够简单。费工大些,也可以在黄土层里掘出天井院落,屋子里面成弧形,就着土堆,刻成卧榻和桌椅。于是一个房间的落成,除了一扇木門而外,丝毫不用一点砖瓦。但穷苦人家却连这扇木門也在摒弃之列。   像这种窑洞,虽然谈不到美观,可是正合农民的需要。因为黄土层上已经普遍地缺乏着成材的树株,加以沙土又很难烧成坚固的砖瓦,有了窑洞,人们便不至于因了建筑不起房屋而露宿了。尤其窑洞的长处在于不随外界的气温来转移,有着“冬暖夏凉”的美誉,由此,又可以使农人们“衣”“住”同时得到解决。(不是说笑话,这里便有冬天几个人共一条棉裤的事实。)窑洞,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郑州南乡,荥阳县一带路上总不少看到柿树林。到汜水,因了土地的角度不宜农业,于是种柿树的区域更多。这一区域,每年约有六百吨至八百吨的柿饼输出。汜水城里更有霜糖作坊,专来提取制柿饼时所挥发出来的霜,懊炼滴定以后,就是小饼似的“霜糖”。   我过留这个产柿区域时,柿子留在树上还是纽扣大小。但听当地农民讲,柿子的品种也很不一致。旧历八月初(国历九月底),柿子就开始下树了,这一时的一批名叫“八月黄”,是涩柿,为赶先用的。以后则有水柿和火柿,这二者都可以做柿饼。不过用做柿饼的专用柿名“灰子”,是阴历九月底熟的一种坚硬小型种。   荥阳一带多水柿,汜水一带多“灰子”。“灰子”(亦音“回子”)能够成为柿饼专一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皮厚,坚硬,和晚熟上。汜水的柿饼是运到闽广一带去销售的,若是柿饼水分含得稍多,那么运到那里一定有腐败的危险。加之这品种是晚熟,随时做好,便可打包输出,不必用地方来贮藏。   汜水城在一条土岗下。四周围麦子好极了,地低处肥得使麦秆完全倒伏。今年大概有七成以上的年境。可是去年汜水泛滥,都没有什么收获。这里的亩大同华北,是二百四十弓。一亩好麦地平均可以收六斗。一般年景只有二斗的收成,每斗三十六斤。一斗麦可出三十斤挂零的面粉。每元钱可以买到面粉十一至十二斤。   县城破敝不堪,只有一条横街。柿霜铺子集中在东門外的土路旁,大约有六七家的光景。每家铺子都好像是新从土里发掘出来的样子,乌黑且破旧。店老板同时还在经营着农业。   我在那里对于柿子的制饼和滴霜,受到一点教育。我知道三百至四百的鲜柿可得一百斤干饼,每百斤饼可卖二至四元。一百斤饼仅仅能够出一斤霜,一斤霜的价值二毛。每斤霜经提炼后可出霜糖十两至十二两,每斤霜糖的价格是三毛五分。一般说起来,制饼比较有利些,造霜的手续既繁,而得利却是很微少的。   柿饼和柿霜的制法:从树上摘下不十分熟的柿子削去皮,平铺在地上晒出霜。地表上或铺席或不铺,随制者的经济情形而定。晒霜的时候不能下雨,落雨后柿饼易发霉。一周过后,霜便从柿饼堆里流出和沉淀。然后把柿饼穿成贯子,压紧,晒干。而这霜,便收拾在一起,用火来煮。连行几次过滤,以去净霜里的滓渣和污秽。此后还要经过纯技术的搅、打、拍等程序,霜才变成糖,滴在一块块的小瓦片上。在火炉上焙干,就是一块块的霜糖。   柿饼在这一带的农家都会自制的。可是滴霜,却只有东門外的几家霜糖铺了。   当地人民虽然多少得着这副产的浸润,但生活依然是苦极。据说早先在这里,稍为殷实一点的人家,吃着较硬性的蒸模(即面粉比例较多的),就会被人讥讽为不会过日子的。也许近来好些了,因为这几年来的柿饼的销路是很好的。   对于这么一个柿饼出产地,一向就很少有人注意过。 . - 1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q4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