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二稿修改
从《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浅谈记者的新闻敏感
赵 桦
( 2009011510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 贵州 都匀 邮编 558000 )
摘要:新闻敏感,一直以来都是新闻共工作者谈论得最多的话题,谈论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本文着重通过对部分获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的分析,从而解释新闻敏感的含义和新闻敏感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去培养和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
关键词:新闻敏感 记者 培养 提高
引 言
1990年8月的一天,新华社记者陈芸被安排去国家商业部采访。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商业无处不有。但是,当时的商业界,几乎没有什么新闻发布会,更不会有现成的新闻稿让人去抄,所以要发现一条真正地好新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陈芸当时负责商业新闻的采访,到商业部,她经常是挨着办公室转悠,到这个司去转转,到那个司局和人聊聊。在同司局人聊天的过程中,无意间听说商业部长胡平在武汉逛商场时,花了49·5元买了双皮鞋,穿了不到一天后跟就掉了一块。
这件事当时司局的人只是把它当做笑话说给她听,但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作者凭着敏锐的新闻敏感,捕捉到这中间的独特之处,这无异于“大水冲到龙王庙”、“太岁头上动土”。商业部长竟然也深受劣质产品其害,这一定是一条好新闻、大新闻。于是作者展开了围绕这件事的采访,最后成就了一篇新闻中的精品——《商业部长买鞋上当记》。
这篇新闻成稿后仅有560字,是一篇反映问题的通讯稿,1990年9月11日新华社播发出来后紧接着就被30多家省级以上报纸采用,许多报纸甚至配发了评论。同时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和“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好新闻”二等奖。一时之间,商业部长买鞋也上当,成为街坊领居街谈巷议的热点。当时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强力的反响,可谓“一稿激起千层浪”,给当时商业界敲响了商品质量保证的警钟。
这算是一篇闲聊聊出的精品新闻。这条新闻对现在来说虽然已经是真真正正的明日黄花,但是在这条新闻的发现、成稿播发整个过程中,记者所表现出来的新闻精神,特别是新闻敏感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新闻敏感的鉴定
什么是新闻敏感?对此向来就有诸多的解释。西方新闻界直接定义为“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学大辞典》则定义为“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国内也有学者这样定义:“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对新闻线索的辨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还有人认为:“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悟性!是新闻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
不管是哪一种定义,新闻敏感首先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直觉,是客观事实在记者意识中引起的直接感官反应,然后再结合相应的新闻价值判断,最后辨别出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所以,笔者认为完整意义上的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判断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新闻心理素质。
二、新闻敏感是一种职业能力
新闻敏感,是记者感官对事实职业性的反应,同时也是记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意识:
第一、政治敏感。买到一双假鞋,这原本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在商业部长身上,只是感觉新鲜而已——商业部长竟然也会上这样的当,这有些让人想笑。记者正是抓住了这点,商业部长都“难逃此劫”,那么一般的消费者呢?这是商业界产品问题的一个缩影,这样的问题不曝光,人民群众、广大消费将受到更大的伤害,这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劣质产品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最活跃的时候,如果劣质产品泛滥成灾,受伤害的不仅仅只是广大消费者和人民群众,而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正常实施,影响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信誉,最后甚至影响我国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
新闻工作是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新闻媒介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新闻工作者不是政治家,但是需要具有政治家的头脑。新闻敏感首先取决于政治敏感。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准确理解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自己所了解的人和事进行分析透,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清现实社会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是非界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事实放到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大背景之中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透过现实看到未来, 透过具体小事看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分析识别出新闻事件的政治意义。
第二、社会责任感。对伪劣产品的曝光揭露,是每一个消费者权利和义务,更是记者的社会责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的测试用例模板(仅用于学习的参考模板).doc VIP
- 高中地理课件湘教版:3-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pptx
- DB31-30-2003 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pdf VIP
- 西安地铁电缆事件工程伦理案例分析.ppt VIP
-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第三版傅恩锡习题答案.docx VIP
- 含高清图经络穴位歌诀及白话解.doc VIP
-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1.11 动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解析版).pdf VIP
- MS600-35标准-涂层及涂层覆膜的测试方法中文版.pdf VIP
- 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总结5篇.docx VIP
- 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