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和云南摩梭人的族群建构和认同.pdfVIP

旅游经济和云南摩梭人的族群建构和认同.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经济与云南摩梭人的族群建构与认同 李文睿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副教授 电邮:wenruilee@ 摘要:文章考察地处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当地摩 梭人的族群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族群间 的交流与融合,更强化了当地居民(特别是摩梭人)的族群认同,其中摩梭传统 的达巴教的“复振”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另一方面旅游经济不仅没有消除当地 族群间的偏见和歧视,反而对摩梭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市场经济的竞争和贫富 差距的加大,都影响着当地族群关系的健康发展,限制了该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 发展。 关键词:旅游经济;族群认同;泸沽湖;摩梭人 一、 摩梭旅游经济与学术的共同发展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 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 摩梭文化是“纳族群”(包 括纳西、纳罕、纳日、纳恒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彝走廊”、“喜马拉雅周 边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是摩梭(纳)文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学术研究和旅游经济进入泸沽湖和摩梭人中 1980年代,詹承绪、严汝娴、宋恩常等一批中国民族学家关于摩梭人的两本专著及一系 列调查报告相继问世,这让摩梭这个鲜为人知的族群,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群。 在泸沽湖边的落水村 “1988年,多吉六舅贡嘎的妻弟汝亨·龙布成为宁蒗县新成立的旅游局局长。这一年, 宁蒗县开始开发泸沽湖旅游。当时的旅游局只负责上级来人和记者、学者的接待,“还没有 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旅游。”龙布说。 1989年,宁蒗县委作出决定,要求离公路最近的洛水村发展五到七家农户作为旅游接 待点,要求的标准是:客人有独立使用的脸盆脚盆、热水瓶和杯子。但这个决定,没有一家 呼应。碍于“上面的压力”,龙布只好在家人中间做动员。在这位舅舅的坚持下,汝亨家第 一次开出“具备商业意识”的旅馆——龙布还趁去成都开会之机,从锦江宾馆廉价买来淘汰 的白色床品,如此开出第一间旅游接待点“泸沽民宿”。 39 1991年,泸沽湖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游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他到宁 蒗视察工作期间,听取了关于摩梭族的报告。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官方文件中多把摩梭当成 一个独立的民族。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云南宁蒗的摩梭被归为纳西族,四川的摩梭归为蒙 古族。不过,大多数云南的摩梭人是在1980年代末办理第一代身份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 的族称为“纳西”。人们不断向上陈情,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于1990年通过有关条例,于是 云南省内的摩梭人身份证上的“民族”一栏为“摩梭人”。4 在不可分割的“一体”前提下,每个民族的独特性越来越被民族工作部门尊重和重视; 在云南,民族独特性的经济价值,在世纪末兴起的文化旅游中发挥到了极致。 1992年,泸沽湖对国外游客开放,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相继对摩梭文化作出醒目的报 道。“除了西藏文化以外,大概还没有另一个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受到过像摩梭文化这样 广泛的重视。”人类学家施传刚写道。 1994年,云南省在丽江召开云南省滇西北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在会上,提出要保护泸 沽湖,保护摩梭风情的“情、水、山”原则——这是第一次,行政部门提出对摩梭文化的肯 定和保护。 2.旅游业导致早期的“共富的社区发展模式” 1991年,格则·次苏尔车成为洛水自然村的村长。当时,村里已经有一些人家自由组 合来经营渡船和篝火晚会,竞争拉客,严重影响了村里人的关系和村庄的形象。“我认为最 好还是共同富裕,否则一部分人富了,要睡不着觉了!”次苏尔车要求由77户人家编成两 组轮值,集体经营渡船、骑马和篝火晚会,平均分配收益。 1995年,洛水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2000元,成为丽江市十大富裕村;而在1991年前, 人均收入只有一二百元。并且,果然如次苏尔车所预计的,共同富裕起来的洛水村很少发生 恶性治安事件。次苏尔车颇为得意:“以色列的客人来访问,说这个模式比他们以色列的公 社还好!” 汝亨·龙布还记得,1999年第一个黄金周时的泸沽湖:旅游局的车上挂着“黄金周值 班”的横幅,把泸沽湖边找不到住处的游客一拨一拨地安顿到村民家里,在火塘边打地铺。 那一年,洛水村每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