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單元 2.社會學的研究範圍與觀點.doc
国立台湾大学开放式课程
《社会学》第二讲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观点
授课教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孙中兴教授教室:博雅教学馆201室时间:2012年09月17日(一)上午9点10分~12点10
※因版权缘故,此开放式课程讲义经过页码重新编码及内容删减,
与上课影片所讲述的页码和内容不尽相同,恳请了解。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观点
最常见的第一个问题:「社会学是甚么?」
这个问题本身的意思是否只有一种?
发问者的动机和身份?
发问者和您是甚么关系?
这个问题是在怎样的情况之下被提出来的?
被问的这个人有甚么资格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定义式的答案」,从教科书或社会学专业词典中找就有了;
「举例式的答案」,举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家庭、都市...等等;
「说了好像没说的答案」:「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学问」;
「脑筋急转弯式的答案」:「社会学就是进入『社会』才要去『学』的『东东』」;
「装疯卖傻的答案」:「我还不知道呀,知道了再 call 你」。
「鞠躬尽瘁教了一学期之后,要测验您到底有没有好好看书」的社会学老师;
「含薪如苦供您上学学社会学,想要知道您唸这种学问有甚么用」的双亲;
「载您赶时间上社会学课,只想和您聊聊天」的出租车司机;
「您生平第一个认识」的〔异性〕朋友,想多认识您的学系特性;
「想知道孙老师到底教些甚么,却又没空来听讲的」您的学姊长。
「社会学」引进之前中国的「社」与「会」
根据陈宝良(1996: 1-5)的说法:
「社」的涵义大致有下列五种
一、「土地之神
二、古代乡村基层行政地理单位
三、民间在社日举行的各种迎神赛会
四、信仰相同、志趣相同者结合的团体
五、行业性团体
「会」有聚会、汇合之意,人聚集之地即可称「会」(陈宝良,1996: 5)
不但人相聚称会,物相聚也称会(陈宝良,1996: 6)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与会自可相通,不过是人与物的聚合,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些记载中,社、会一般是并称的,称「社会」(陈宝良,1996: 6)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与「sociologie」(社会学)一词的创立
孔德于183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讲义》第四册第四十七讲中首度提出sociologie一词。这是由拉丁文字头socius (结社) 和希腊文字尾logos (学问) 拼凑而成的新字。
早先孔德用「社会物理学」(physique sociale; social physics),来称呼他所提倡的新学问。后来为了要和Adolphe Quetelet的同名概念有所区隔,所以改用sociologie一字。有时孔德也会用science sociale (社会科学) 来称呼这门新学问。 例如:在《实证哲学讲义》第四十六讲及第四十九讲的标题上就仍旧用physique sociale;在第四十七讲中就用science socials。而不过,sociologie是后来逐渐被大家所采用的。
详细情形请参见孙中兴 (1993: 74-75, 1n)
主要西方语文的其他译名
德文
Gesellschaftslehre
Soziologie
英文
ocial science
science of society
science of sociology
sociology
中文译名的抉择—「群学」的提出以及「社会学」的胜出
斯宾赛(Herbert Spencer, 1820-1903)的The Study of Sociology﹝《社会学研究》﹞(1873)与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
中西对社会与国的界定
「荀卿曰。民生有群。群也者。人道所不能外也。群有数等。社会者有法之群也。社会。商工政学莫不有之。而最重之义。极于成国。尝考六书文义。而知古人之说与西学合。何以言之。西学社会之界说曰。民聚而有所部勒【东学称组织】祈向者。曰社会。而字书曰。邑。人聚会之称也。从口有区域也。从巴有法度也。西学国之界说曰。有土地之区域。而其民任战守者曰国。而字书曰。国古文或。从一。地也。从口以戈守之。观此可知中西字义之冥合矣。」(斯宾赛, 1903: 译余赘语. 2)
社会与个人
「东学以一民而对于社会者称箇人。社会有社会之天职。箇人有箇人之天职。或谓箇人名义不经见。可知中国言治之偏于国家。而不恤人人之私利。此其言似矣。然仆观太史公言小雃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谓小己。即箇人也。大抵万物莫不有总有分。总曰拓都。译言全体。分曰幺匿。译言单位。笔拓都也。毫幺匿也。饭拓都也。粒幺匿也。国拓都也。民幺匿也。社会之变象无穷。而一一基于小己之质量。是故群学谨于其分。所谓名之必可言也。」(斯宾赛, 1903: 译余赘语 p. 2)
日人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