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科举态度演变之我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永的科举态度演变之我见.doc

福建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段 毕业论文 题 目:柳永的科举态度演变之我见 准考证号: 030203100726 学生姓名: 曾雄禹 指导教师: 刘海燕 年 月 日 柳永的科举态度演变之我见 汉语言文学专业 曾雄禹 指导老师:刘海燕 摘要:柳永是宋代争议较大的著名词人。在他许多羁旅闺情游冶词中,经常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我们认为,说柳永一贯蔑视权贵、鄙视功名或一贯追求利禄、追求享受,都显得片面、不够恰当了。柳永对科举功名的态度,实际经历了热衷向往――调侃放浪――竭力进取――感伤厌倦四个阶段。 关键词:柳永; 科举; 态度 一、柳永不仅仅是一个浪子 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对词调的丰富、词体变革以及词表现内容的扩大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特别是慢词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以算是北宋词坛的一块里程碑。丰富的题材、新颖的格式、通俗的艺术风格, 使其在词坛上独树一帜。千百年来,虽然各朝各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词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正因为如此,柳词起到了“雅俗共赏”的功效,宋朝大文学评论家叶梦得称赞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纪晓岚称: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是时已年近半百。(儒学)中走出来的柳永,其思想与传统士大夫并无二致。 二、柳永的科举态度的演变。 柳永在许多羁旅闺情游冶词中,经常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如《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荣瘁相随。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红颇成白发,极品何为?”在他看来,人生苦短,屈指算来不过是 “玉走金飞”(日月升降)的短暂过程而已,尽情地享受美酒和歌舞,才是快乐的人生。与此相类似的还可见于他的《传花枝》:“阎罗大伯曾教来, 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遏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以及他的《长寿乐》:“太平世,少年时.妨把韶光轻弃?况有红妆,楚腰越艳,一笑千金何啻?向尊前、舞袖飘雪,歌响行云止 愿长绳,且把飞鸟系。任好从容痛饮,谁能惜醉”等等。这种“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早在其前的文学作品中已屡见不鲜,多处表露了他对封建社会一般文人所仰慕和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和高官显爵的厌弃甚至蔑视。如: 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定风波》) 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归朝欢》) 干名利禄终无益。(《轮台子》) 浮名利,拟拼休,是非莫挂心头。(《如鱼水》) 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 柳永真能看开功名的束缚吗?对此,论者历来抑扬不一。说柳永一贯蔑视权贵、鄙视功名或一贯追求利禄、追求享受,都显得片面、不够恰当了。柳永对科举功名的态度,实际经历了热衷向往――调侃放浪――竭力进取――感伤厌倦四个阶段。 青年时期对科举功名的热衷向往。 柳永在青少年时期热衷功名,向往通过科举仕进以实现自己的用世之心、兼济之志。作为封建社会中读书人的唯一出路,仕途成为每一个文人的梦想和追求。柳永当然不能免俗,当然不能不走科举的道路四至九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柳永少时读书十分刻苦,每晚烛勤读,崇安当地人因而命名他读书附近的山为蜡烛山。柳永当时的志向,也不外是传统的兼济天下。 当他进入京城赶考之后,他就很快地迷失在都市的繁华和乐伎的歌笑,如同他后来回忆的:“因念秦楼彩凤,楚馆朝云,往昔曾迷歌笑。”(《满朝欢》)这个迷失,使他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成为了不同凡响的填词高手。可以说,柳永在填词作曲的歌舞生活中,发现了自我的价值。 柳永分别在天禧三年(1019年)、仁宗天圣二 年(1024年)、天圣五年(1027年)三次参加科举。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当时这位青年才俊极为自负,自信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合观带》),认为“临轩亲试,对咫尺天颜,定然魁甲登高第。”(长寿乐)就在他自以为登科进第应该是轻而易举的囊中之物时,事实却无情地打击了他,使他不幸的三次考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其中原因可以有很多,但绝不是柳永才疏学浅,眼高手低。而是他的思想意识与统治阶级思想意识发生了冲突。统治者不可能让一个与封建正统思想相背驰的人入主官场。柳永第一次登第被宋仁宗“以无行黜之”,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文档评论(0)

蝶恋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