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Z箍缩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系统.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箍缩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系统.pdf

第21卷第9期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V01.21,No.9 2009年9月 HIGHPOWERLASERANDPARTICLEBEAMS Sep.,2009 文章编号: iooi一4322(2009)09—1351—04 Z箍缩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系统’ 蔡红梅1, 吴卫东1, 张林1, 李 腾2, 周秀文1, 余 斌1, 杨 波1, 刘旭东1, 刘延杰2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900;2.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哈尔滨150001) 摘 要: 在利用金属丝阵Z箍缩产生强X射线辐射的方法中,为获得超强X射线,一般采用直径几“m 的钨丝构成单、双或多层圆柱面状丝阵负载,其中丝阵负载的结构和装配精度是关键因素。为制备出均匀、平 直的丝阵负载,进行了Z箍缩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系统的研制.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微力传感器和精密运动控 制系统的Z箍缩丝阵负载微型装配实验系统。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双层直径5 btm钨丝丝阵的装配.且张力控 制精度达0.002N。 关键词: Z箍缩; 丝阵负载, 微型装配; 微力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L23 文献标志码:A 密度等离子体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日本以及我国都在各自的z- 工艺的精密化,以期获得超强X射线和实验室热核聚变点火条件。 和极向做到高度对称可以减缓R—T不稳定性的发展[2]。因此丝阵负载结构设计的优化和装配精度的提高是 获得超强X射线的关键因素。目前,丝阵负载的装配主要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由熟练的装配技术人员利用 辅助夹具和显微镜来完成,如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的Z—pinch丝阵装配是在专用可视装配平台上进行的‘引。 手工装配的劳动强度大、装配周期长,而且装配精度低、重复性差,不能满足Z-pinch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对 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系统的研制。 1 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系统概述 Z—pinch单层圆柱面状丝阵负载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上下两个定位器和若干金属微丝组成,其中微丝 直径范围为中5-20 mm,丝阵高度为15~20mm。其中微丝加载力很小,约为0.01 160/.tm,丝阵直径为6~20 N。图2为夺5/zm 钨丝的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实验测得该样品抗拉力为0.077N。微丝作为精密操作的对象具有轻、细、脆、 structure Fig.1Wire-array Fig.2Forcemeasurement 图1丝阵负载结构 图2力学性能测试 *收稿日期:2008—12一i0; 修订日期:2009—05—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蔡红梅(1982一),女.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Z—pinch靶装配与检测技术研究1workcai@126.corn. 万方数据 强 激 光 与 粒 子 束 第21卷 软的特征,因此对操作方式、操作力的大小提出了十分苛刻的要求,整体装配难度大。 针对Z-pinch丝阵负载微型装配的操作方式和操作力的苛刻要求,微型装配系统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方 法通过显微放大后的图像采集、图像分析,精确测量微丝、微丝导向管以及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时,显微视 觉伺服可以实时监控装配过程,进行动态补偿;采用控制系统控制机械手进行微丝的拾取、引导以及布丝,并且 在布丝过程中通过微张力传感器进行力反馈从而控制加载微丝的张力,保证微丝的张力的一致性;采用丝阵装 夹机构驱动定位器进行装配工位的转换;最后点胶机构固定微丝,完成丝阵负载的装配[6]。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