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晋南朝上巳诗看四言诗体的流变和特征.pdfVIP

从两晋南朝上巳诗看四言诗体的流变和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两晋南朝上巳诗看四言诗体的流变和特征.pdf

2006年第6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114期 No.6.2006 of Teachers Science) SumNo.114 JournalFuyang CoIlege(Social 从两晋南朝上巳诗看四言诗体的流变和特征 樊露露 (长江大学文学院, 湖北荆州434018) 摘要:四言诗体具有“雅正“和“简约”的双重特点,并分别对应着“赋”与“兴”两种表现手法。与五言诗体比较,四 吉诗体易形成对仗铺陈,但苦于“文繁意少”,后继乏人。随着时代审美风尚的转变,四吉诗体若能发挥“兴”的巨大潜 力,以简约玄远取胜,便能做到“文约意广”,显现独特魅力。本文仅以两晋南朝上巳诗为例,考察四言诗体的流变和 特征。 ’ 关键词:两晋南朝}上巳诗I四言诗体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tA 四言诗体源于《诗经》,但随着汉魏之际“五盲腾踊”,其 作的诗,即公宴诗。如《文选卷二十“公宴”类所选颜延之的 衰退之势明显。钟嵘在《诗品序》中,对四、五言的优劣做过精 《应诏燕曲水作诗》,其题注引‘宋略》说明了创作背景:“文帝 当分析;“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 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予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 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盲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 阳王义季。有诏会者赋诗。”公宴题材可追溯到《诗经》雅颂中 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 的贵族诗篇,如《鹿鸣)、湛露、宾之初筵》等。公宴诗内容 耶?”笔者据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两晋南朝四盲诗达 多歌功颂德,描会盛大场面,风格典雅藻丽,是典型的廊庙 七百多首。如陆云是西晋最大的四言诗作者。其存诗130首 体。首先,描写的活动环境远离自然,为富苑亭台,人工曲水 中五言仅7酋,其余全为四言。但多模拟雅颂,平庸冗长,苦 所局限。如魏晋时华林园、天渊池I南朝时华光殿、林光殿、风 于“文繁意少”。如最长一首《答平原诗》共242句,1205字,追 光殿、丽晖殿、玄圃宣猷堂等,都是举行上巳宴会的场所。其 述家世功业,表现仕宦奔波,今昔对比,俨然一篇自传。陆云 次,群臣侍子帝王之家,个个变得端庄肃穆,一味颂扬皇恩。 自道:。四盲五言非所长,颇能作赋。”(《与兄平原书》)他正是 诗中既不见“川流清泠以汪渡,原隰葱翠以龙鳞”(张协《洛楔 以赋法作诗,发挥了四言易对仗铺陈的“赋化”特点。魏晋时 赋》)的自然空阔,也不得“或振纤手,或灌索足,临清流,坐沙 期尚有曹操、嵇康、陶渊明等四盲大家,他们的四言诗作不以 场,列羞樽,飞羽觞”(成公绥‘洛禊赋》)的自由闲雅。而在以 篇幅取胜,而善于取象,充分发挥《诗经》比兴传统,达到“文 名士为主体的上巳活动中,涤除了百姓的放浪、侍臣的拘谨、 约意广”的审美效果。可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看,魏晋堪称 君王的享乐,沉淀出高雅飘逸的风格.其延续的是“隐逸未 四亩的复兴期。四言的复兴和流变,既与雅颂传统、玄学清 用。鸿生俊儒,冠高冕,曳长裾,坐沙渚,谈诗书,咏伊吕,歌唐 谈、享乐之风等外在文化因索的消长相关,又与“赋”和“兴” 虞”(杜笃《祓楔赋)式的风流。《世说新语·言语》中所反映 等内在表现功能的发挥相关。内外原因共同影响了四言诗的 的西晋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谈名理、论‘史)《汉的逸事,正是 内容和风格。本文仅以两晋南朝85酋上巳诗为例o,考察这 上巳名士雅集的例子。但这都比不上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兰亭 一现象。 集会。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等名士 上巳游春祓禊的节俗形成于春秋之时。《论语》暮春之 41人。集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流觞赋诗,畅叙幽情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