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pptVIP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

第九章 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与改革 参考书目: 1、姜琦、张月明:《悲剧悄悄来临:东欧政治大地震的征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彭树智、胡益祥主编:《当代世界史讲座》,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复习思考题: 1、论述苏联解体的多重原因。 2、论述德国统一的原因。 3、论述南联盟解体的原因。 第一节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力的增强 二战结束时苏军拥有1140万,战争中损失2700万人。1946年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二、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1941年出版39卷《列宁全集》、3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卷《斯大林全集》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斯大林逝世 1952年10月5-14日召开,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 四、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1956年2月14-24日召开。《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第二节 东欧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一、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已经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949年8月匈牙利宣布为人民共和国。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947年1月波兰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946年12月保加利亚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947年12月罗马尼亚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955年9月民主德国成为主权国家。 二、东欧各国的民主改革与经济建设 三、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 第二节 东欧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1956年6月上旬,波兰西部波兹南斯大林机车车辆制造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税收,并推派代表去华沙向构械工业部请愿。 当请愿遭到拒绝的消息传出后,群情激愤,6月28日,1.6万多名工人停止了工作,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并到自由广场向市政当局请愿。 第二节 东欧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这本来是一次纯粹的经济事件,但由于党和地方领导人的官僚主义和愚昧无知,使事件很快带上了政治色彩。 在游行队伍中有人传出谣言,说去华沙请愿的代表已经被捕,广场秩序哗然,工人们高呼着“我们要自由和面包!”“俄国佬滚回去!”“释放囚犯”等口号,同前去镇压的警察发生了冲突,在一些别有用心者的煸动下,许多群众冲击了军事检查署、监狱、广播电台和公安局,和平游行变成了武装骚乱。 政府出动公安部队和坦克到29日才把暴乱镇压下去。这一事件中,有5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300多人被捕。 第三节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一、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 二、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二、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冲突与和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南关系经历了严峻而曲折的历程。 南斯拉夫一贯主张在尊重地立、主权和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原则上同苏联发展关系。 第四节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8年将南开除出局后,南苏发生公开冲突,苏联断绝了同南斯拉夫的友好往来,两国关系降为代办级,对南在政治上实行孤立政策,在经济上实行封锁政策,东欧各国也与之中断了各方面的往来。 南斯拉夫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顶住了逆流,一直坚持自己的立场,突破大国沙文主义的干扰和经济建设中的斯大林模式,创立了一套适合本国情况的以社会主义自治为中心的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经验。 三、苏联波兰关系与苏联匈牙利关系 四、1957年莫斯科会议 第五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一、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与赫鲁晓夫的改革 二、60~80年代中期的苏联 三、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 第五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是在苏联面临着许多困难的情况下上任的。 在国内,从70年代后半期起,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1984年,国民收入仅增长2.6%,农业从1979年以来连续6年歉收。 政治体制上的弊病日益明显,领导人更换频繁,领导层老化,思想僵化。 第五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在国际上,由于苏联的经济实力下降,苏联的全球战略受到影响,加上勃列日涅夫时期推行的全球进攻战略战线太长,使苏联顾此失彼。 里根制定“星球大战”计划,要在军备竞赛中拖垮苏联。 面对严峻的形势,戈尔巴乔夫新决心对内外政策进行改革和调整。 第五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1991年8月19日,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代表的几位政治人物成立“紧急状态委员会”,软禁在克里米亚度假的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接管国家政权,发动轰动全国的“8·19事件”。然而,“8·19事件”的策动者绝不会料到,此举不仅加速了自己的灭亡,而且也加快了苏联

文档评论(0)

wanni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