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政治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4《生活与哲学》综合检测试题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实验中学 宋 燚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一个科学家,他首先必须有一个科学的人生观、宇宙观,必须掌握一个研究科学的科学方法!这样,他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致迷失道路;这样,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一切辛勤劳动,才不会白费,才能真正对人类、对自己的祖国做出有益的贡献。”钱学森这段话告诉我们(? ) ? ? ? A.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B.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接受哲学指导的 ? ? ?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 2.对天体的演变,张衡认为:“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体现了???? 的分歧( ?) ?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 ? ?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 3.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先后在英国、德国四次评选“千年人物”、“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中,马克思都名列前茅,受到广泛的赞扬和尊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以往的旧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的变革,这主要表现在(?? ) ?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 ②它是凌驾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 ③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 ??④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面对自然灾害,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在挑战和困难面前不惊慌、不退缩、不悲观,坚定信心、顽强拼搏。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不可分割的原则  ④以科学理论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截至22日,在灾害中遇难1435人,失踪330人。据专家介绍,舟曲泥石流灾害是因为地质地貌、汶川地震、气象、瞬时的暴雨等方面原因造成,而生态破坏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据此回答5~6题。 ? 5.专家准确地解释导致本次灾害发生的原因表明(? )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改造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联系 ? 6.生态破坏也是造成此次泥石流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难辞其咎。这警示我们(? ) ?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 ③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④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2010年7月26至8月26日,第二届中国观音故里圣水文化旅游节在四川遂宁举行。在女娲、牛郎织女、孙悟空之后,又一位重量级神仙被当成了博弈经济的筹码。对此,有关专家称,打造名人故里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只有真的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出真实的故里。从哲学上看,这告诉我们(?? ) ? A.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 ? B.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 C.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各地应放弃打造名人故里活动 ? D.挖掘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要坚持唯物主义,尊重事实 ? 8.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 真假记者 ? 从哲学角度看,判断漫画中“真假记者”的依据主要在于(?? ) ? ①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是否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 ? ③是否回避矛盾,掩盖事实真相  ④是否注重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学者王国维把诗歌的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云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从哲学上看,“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体现了(?? ) ? A.“物”与“境”并没有严格的区分,都是“物”在相对静止下的表现 ? B.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境”与“物”的绝对对立 ? ?C.诗歌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

文档评论(0)

16588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