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秭归盆地下侏罗统香溪组新型剖面的研究①.pdfVIP

鄂西秭归盆地下侏罗统香溪组新型剖面的研究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西秭归盆地下侏罗统香溪组新型剖面的研究①

地层学杂志,2002 ,26 (3 ):187-192. 鄂西秭归盆地下侏罗统香溪组新型剖面的研究① 陈辉明 孟繁松 张振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湖北宜昌 443003 ) 摘要 秭归盆地香溪组是华南下侏罗统典型层位之一,但随着三峡水库水位的提高,其层型地点、选层型剖面和参考剖面都 将被水淹没。因而推荐位于库区警戒水位之上的泄滩罗家沟剖面为香溪组新层型剖面。通过对该剖面的详细研究,提出下侏罗 统香溪组的底界以砾岩或灰白色石英砂岩为标志与下伏上三叠统分界,并证实秭归盆地两统之间既存在假整合接触,也有连续 沉积现象;依据植物化石垂直分异现象,罗家沟剖面的植物化石可分为下部Coniopteris—Czekanowskia 组合和上部Coniopteris —Ptilophyllum 组合;同时,从分析剖面的沉积环境入手,指出香溪组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可分为四个沉积旋回。 关键词: 下侏罗统,新层型剖面,界线,植物组合,沉积环境,湖北 鄂西秭归盆地香溪组是华南下侏罗统的典型层 随着三峡水电枢纽工程的建设和库区水位的提高, 位之一,因含煤而出名,层型地点在秭归县香溪镇。 秭归盆地早侏罗世香溪组的层型地点香溪镇剖面、 该组名源于 “香溪煤系”或“香溪群”(李四光等, 选型和参考剖面都将被水淹没。近年来,为了在库 1924 )。香溪组大体相当于原“香溪群”的中、上 区警戒水位之上选择香溪组替代新型剖面,我们对 部。这个组已有百多年的研究历史,早在十九世纪 秭归盆地及邻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在长江沿岸 中、晚期,就有外国学者(Pumpelly,1863 ;Schenk , 新开的公路旁发现较好的泄滩罗家沟香溪组剖面 1883 )来此采过植物化石。二十世纪早期,我国著 (图1),并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名地质学家谢家荣、赵亚曾(1925 )分“香溪群” 为上、下两部分,认为上香溪系属里阿斯期,下香 图1 鄂西秭归盆地侏罗系分布及剖面位置图 溪系属瑞替期,但缺少化石方面的证据。嗣后,斯 一、香溪组新型剖面描述 行健教授 (1937,1940 )曾先后在秭归盆地采集过 剖面位于秭归泄滩罗家沟新公路旁,距泄滩新 植物化石,于 1949 年著成《鄂西香溪煤系植物化 镇约2km ,交通方便。剖面地层出露很好,顶、底 石》一书,至此,香溪植物化石闻名于中外,而香 界线清楚,是迄今三峡东部一带出露最理想的香溪 溪群一名为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所熟知。1949 组剖面。 年新中国成立后,香溪群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 上覆地层: 中侏罗统泄滩组:深灰、灰黑色 段,在地质生产、石油、教学、科研等单位的共同 含炭泥岩,底部以厚约0.7m 的黄绿色细砂岩与香 努力下,香溪群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专题性 溪组分界 的研究不断进行,地层划分逐渐规范和完善。值得 整 合 一提的是,陈楚震等 (1979 )祥测了秭归香溪小学 下侏罗统香溪组(J1x ) 东沟香溪组选型剖面,并于“香溪群”下部采得晚 23. 上部灰、灰绿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夹灰 三叠世植物、孢粉、叶肢介等多门类化石,从而将 黑色泥岩及薄煤层,顶部为厚约0.2m 的煤层;中、下 该群解体为上三叠统沙镇溪组和下侏罗统香溪组。 部灰、黄灰、绿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细砂岩 11.1m 后来因城镇建设,选型剖面屡遭破坏,而秭归泄滩 22. 深灰、绿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顶部夹深灰 剖面出露很好,上、下接触关系清楚,曾以此作为 色页片状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