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 第1章 绪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震 第1章 绪论

 PAGE \* MERGEFORMAT 24 第1章 绪论 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发生频度较高的特点。 历史统计资料表明,地球每年平均发生500万次左右的地震,其中,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约1000次左右。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震级为8级以上、震中烈度11度以上的毁灭性地震2次,震级为7级以上、震中烈度在9度以上的大地震约20次,震级在2.5级以上的有感地震在15万次以上,通常地震台上仪器能够记录到的地震至少在100万次以上,可见地震发生之频繁。据统计,即使是人们刚能感觉到的轻微地震也要放出103~108J的能量,这些能量足以使万吨重的物体升高1米。而一个8.5级的大震,其能量约为3.6×1017J,比一颗氢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还大,相当于一个106kW发电站连续十年所发出的电能总和,可见其威力之大。 1.1地震灾害概述 1.1.1 地震背景 环太平洋地震带 对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地震的统计分析表明,全球地震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地震构造系范围内。其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从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集中了全世界地震总数的75%;其二是欧亚地震带,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从印度、尼泊尔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区,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地中海及其附近,集中了全球大陆地震的90%。以上两个地震带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所有地震释放能量的98%。图1-1是全球灾害地震震中分布统计结果。 欧亚地震带 图1-1 全球灾害地震震中分布图 地震引起的危害除了直接由地震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建筑物(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以外,还会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如砂土的液化、滑坡、火灾、海啸、洪水、疾病、区域性地面下沉或隆起、地下水位变化等,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尤其是我国为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 20世纪以来,世界上20多次灾难性地震,共死亡约120万人。其中,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有: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8.5级,死亡约23.4万人)、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7.8级,死亡约24.2万人)、2006年印尼地震海啸(8.7级,死亡约30万人)、2010年海地地震(7.3级,死亡约31.6万人)等等。20世纪 70年代是世界上地震灾害较严重的10年,期间日本14次地震,死亡129人,美国12次地震,死亡65人,而中国10次地震,死亡人数却高达26.3万人,占 63.7%。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中死亡24万多人,伤残16万多人,是20世纪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而2008 年5月12日发生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更是让人深刻体会到地震这个“敌人”的凶恶。 这次地震造成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多平方公里,69195人遇难,374177人受伤,18404人失踪,累计受灾人数近5000万人,2314.3万间房屋损坏,其中倒塌的房屋就达652.5万间。地震同时还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引发村庄、城镇甚至城市房屋的掩埋。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世界地震史上也是罕见的。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构造系的交汇区域,东濒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地震带所经过的地区,历史上就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地震活跃期,并且地震具有强度大、频率高、震源浅的特点。据统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位于六度区以上的城市占城市总数的 70%以上,近 60%的大城市位于七度及七度以上的地震区。我国地震震中分布图如图1-2所示。 图1-2 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1-3 中国主要地震带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如图1-3)。这五个地区是:(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